第五部分(第15/58页)

饭后,她回到自己房间,拿出来一件小礼物,是一件旧衣服,适合老人的妻子或女儿们穿的。她让自己的孩子们送给他,而他也回敬给孩子们某种既普通又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东西(是她偷偷地塞给老人让他送给孩子们的)。这样一来,孩子们从小时候起,就培养起与不同阶层的人交往的仁爱之心。孩子们养成了尊敬老人、崇尚朴实、区别不同阶层的人的优点的习惯。农民们看到自己的父辈在一户可敬的人家受到热情款待,并同主人同桌共餐,并没因自己未受到邀请而抱怨,反而是十分高兴;他们知道自己未受到邀请并非是自己地位低下,而是因为年轻;他们绝不说:“我们太穷了。”而说:“我们太年轻了,所以不可能受到这种礼遇。”看见自己村里的老人受到如此礼遇,他们也抱着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有此殊荣,使得他们因未受邀请的心情得到了宽慰,并激起他们认真做人,争取有一天能有资格获得这种荣幸。

这时候,为所受之盛情款待而心情久久激动难平的那位老人,回到了自己的茅屋,心急火燎地把自己带回来的礼物拿出来给妻子和孩子们看。这几件微不足道的东西却给全家人带来了欢快,他们知道有人在关爱着他们。他夸大其词地跟他们讲述主人对他的款待,给他夹的那些菜肴,他品尝的那些葡萄酒,对他说的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语以及对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他还细说了主人的平易近人,仆人们的照顾,总之,他是受到了最大的尊敬与善待;他一边在叙述着,一边心里觉着又一次地在享受着主人的盛情,而全家人也都因一家之长受到的礼遇而感到无限荣光。全家人一起在祝福这个慷慨侠义的大户人家:他们为大人物做出了榜样,为小人物提供了庇护,他们绝不会瞧不起穷人,而且对白发老人尊敬有加。这是对乐善好施者的最高评价。如果上苍愿意赐福人间的话,它所赐予的绝不是当着被吹捧对象的面用阿谀奉承的语言所祈求的福,而是一颗怀着感激之情的朴实的心灵在乡村茅屋里暗自祈求的福。

一种温柔甜蜜的感情就如此这般地使得冷漠之人认为平淡乏味的生活具有了情趣;家庭琐事、田间劳作、隐居生活就这样通过巧妙的安排而变得有滋有味了。心灵健康的人对普普通通的工作干起来都会产生情趣,犹如身体健康的人吃什么都香一样。而对生活十分厌倦者,无论别人如何让他们开开心心的,也都开心不起来,这是他们的恶习所造成的,在不尽自己的天职的同时,也就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就朱丽而言,情况恰恰相反,从前因为心中存在着某种忧郁而不愿做的事情,而今,由于有着启迪她去做的动力,她便非常乐意去做了。只有对什么都无动于衷,才会永远无精打采,了无生气。往日让她活泼积极的天性受到压抑的那些因素,而今却反转来让她的活泼性格得以发展。她一直在寻求隐居的孤独生活,以便静静地去享受心中充满着的爱恋;现在,她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生活中便增添了新的内容。她根本就不是那种慵懒倦怠的主母,在需要干点什么的时候,却偏偏在看书,把时间浪费在打听别人如何尽其天职,而却不去利用时间尽自己的天职。今天,朱丽要把从前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她再也不去研究,去看书了,她要付诸行动。由于她比她丈夫晚起一小时,所以她得比他晚睡一小时。这一个小时是她唯一用来学习的时间,而白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绅士,以上就是我要告诉您的有关这家人家的经济管理以及主人们的个人生活情况。他们对自己的命运颇为满意,知足常乐;他们对自己的财富也很满足,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才去致力于财富的增长,而是在给他们留下遗产时,同时给他们留下肥沃的土地、忠实的仆人和热爱劳动、秩序、节俭的习惯,使他们像明智的人那样快乐满足地享受既是辛苦挣来的又是巧于利用的微薄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