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魏政权中期的战争模式(第11/17页)

第三节 北魏中期的步兵来源

在北魏中期的军队中,步兵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普通民户中征发,士兵有固定的服役期(往往是一年),服役期满后回乡继续务农。这是汉代,特别是西汉最为常见的兵役形式;另一种则是贱民身份的“营户”参军,这种士兵则没有严格的服役期限,终生随时有可能被征发参战,且往往是世袭身份,子孙后代也不能脱籍。这是东汉末年内战中曹操等军阀开始实行的兵役制度,历经魏晋延续至南北朝。下面进行分类讨论。

从民户中征发的兵役

在文成帝即位之初,刘宋与北魏在汉中至关中地区展开争夺。北魏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仇池镇将皮豹子负责这个方向的对宋作战。魏兴安二年,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宋军向汉中增兵运粮,准备展开攻势,皮豹子向朝廷请求增援,列举了驻防魏军的薄弱之处,其中提到:

臣所领之众,本自不多,唯仰民兵,专恃防固。其统万、安定二镇之众,从戎以来,经三四岁,长安之兵,役过期月,未有代期,衣粮俱尽,形颜枯悴,窘切恋家,逃亡不已,既临寇难,不任攻战。[59]

皮豹子所云“民兵”性质不详。“统万、安定二镇之众”,应当是拓跋或其他北方民族的驻防骑兵,即职业化的镇兵;而“长安之兵”则应是从关中民户中征发的士兵。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服役时间。镇兵服役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驻防武都地区已经有三四年之久;普通民户中征发之兵服役期为一年,所以皮豹子专门提到这些人服役已经超期一个月,下一批戍兵还没有来换防(役过期月,未有代期)。从文句分析,所谓“衣粮俱尽,形颜枯悴”,也是形容来自长安等地的戍兵,而非统万、安定的镇兵。因为戍兵服役期短且非职业化,需要自备衣粮,朝廷较少向其提供补给,所以一旦超期服役,生活就十分窘迫,“窘切恋家,逃亡不已,既临寇难,不任攻战”,也是因为这些人的军事素养、经验不如镇兵。从这个角度看,皮豹子所云“民兵”,应是兼镇兵和戍兵两者而言,因为戍兵的战斗力差,在统帅看来几乎难以称得上兵,而只能以“民”目之了。

另外,皮豹子还提到,有人向敌军泄露了魏军的情况,“称台军不多,戍兵鲜少,诸州杂人,各有还思”,“台军”是朝廷禁军,“戍兵”此处应指统万、安定的镇兵,这些都是专业化的军队,而且很可能都是骑兵,战斗力强,但他们数量都比较少。“诸州杂人”则应是从关中民户中征发的所谓“长安之兵”,这些人急于回家,所以皮豹子已不愿称之为“兵”了,和前文的“民兵”异曲同工。

皮豹子最终的要求,是“愿遣高平突骑二千,赍粮一月,速赴仇池”。北魏朝廷批准了这个请求,宋军因此未敢发起攻势。[60]这来自高平镇的二千援兵,性质和统万、安定二镇的镇兵一样,都是专业化的骑兵。从这个个案看,在仇池地区的驻防军中来自朝廷禁军和地方驻防军序列的骑兵数量都比较少,但战斗力较强;来自普通民户中征发的一年期步兵数量较多,但战斗力较差,北魏政府给他们提供的待遇也很低。

到献文帝时期,北魏占领了青齐和淮北地区,将东线边界推进到淮河附近。为了巩固新占领的以彭城为中心的淮北地区,北魏更加倚重步兵和城池要塞防御。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气候更为接近南方,河汊水网地带更适合步兵作战。而且这里距离南方政权的核心地区更近,受南军威胁更直接,魏军一旦失去就难以夺回,这与黄河南岸的滑台、虎牢等城情况很不一样。

就在北魏占领青齐和淮北之后不久,就有了从全国民户中普遍征发兵役的记载。北魏延兴三年(473年),“太上皇”拓跋弘准备乘刘宋政局不稳之机发动南伐,遂“诏州郡之民,十丁取一以充行,户收租五十石,以备军粮”[61]。可能因为拓跋弘和冯太后的权力之争,此次南伐未能付诸实施。另外,每户征收租粮五十石,数额很大,这是因为“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62]。所以每户征收的租粮也三五十倍于正常民户。在这种全国都是“大户”的情况下,不知征发兵役依据的成丁数字如何统计。另,曾经参与占领淮北地区的老将尉元,在孝文帝时期曾上书,认为彭城地区的驻军中,胡人士兵多且难于管理、经常叛乱,不如用汉族士兵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