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魏政权中期的战争模式(第10/17页)

北魏占领淮北之后,不仅以重兵驻守泗水上的彭城、汝水上的悬瓠等城。为了运送军粮,还修筑了从后方通往悬瓠城等地的驿路,并疏浚河道,使之便于水运。虽然北魏方面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记载,在《宋书》中却有反映:刘宋方面讨论是否要夺回悬瓠等地,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提到了魏军“开立驿道,据守坚城”,“欲水陆运粮,以救军命”,“拥据数城,水陆通便”[51]。经过讨论之后,刘宋方面放弃了夺回淮北的打算。这说明魏军的守城、补给能力比拓跋焘时期有了显著提高,已经能够坚守河南淮北的疆土。

慕容白曜的青齐战事

和淮北相比,北魏进占青齐的过程更长。因为青齐地区比较富庶,距刘宋核心区较远,受宋朝廷军队的压力较小,所以这里的州郡长官对于倒向北魏还是刘彧政权一度心怀犹豫、举棋不定。魏廷获悉青齐局势不稳时,先派长孙陵等前锋进入青州,随后又派慕容白曜率主力骑兵五万进军。当慕容白曜所部自碻磝一带渡过黄河后,青齐地区的刘宋官员又大多转向了抗拒魏军。于是魏军对青齐只能进行强攻。

青齐地区城垒较多,魏皇兴元年(467年)春,慕容白曜所部首先攻克了巨野泽到黄河之间的无盐、肥城、垣苗、麋沟、升城等城垒,打通了向彭城方向的水运航道。五月至八月间,为了策应尉元,防御宋军反攻,慕容白曜部向南推进到瑕丘一带作战。到秋季,慕容白曜重新沿济水向青齐腹地推进。宋冀州刺史崔道固据守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兖州刺史刘休宾据守梁邹城。魏军遂筑起长围,同时对两城进行围攻,至次年(468年)二月,两城难以支持,相继投降。三月,魏军开始筑长围围困青州治所东阳城。至次年(469年)正月城破,刺史沈文秀被俘。至此,魏军完全占领青齐地区。

从慕容白曜攻占青齐地区的过程可见,此时的魏军已经能熟练进行长时间的围城、攻城作战。魏军对升城、历城、梁邹、东阳都采取筑墙长期围困的战术,围城时间分别为三个、五个和十个月,如此长时间的围城在以往魏军战史中从未有过,堪比刘裕伐南燕时围困广固城的记录。魏军占领青齐历时两年整,且中间经过了两个本不适宜魏军作战的夏季,这次却都未能阻滞魏军的进攻态势。

在慕容白曜进占青齐的过程中,两名汉人僚佐,左司马郦范和参军韩麒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主要是建议对占领区采取怀柔政策,减少因滥杀和抢掠激起的反抗。当战役初期,魏军刚攻克无盐城后,慕容白曜曾准备将城中人都变卖为奴婢,郦范则建议“宜先信义,示之轨物,然后民心可怀,二州可定”,慕容白曜采纳。[52]后魏军攻击升城受挫,伤亡较多,克城后慕容白曜曾试图屠城泄愤,被韩麒麟劝止,“今始践伪境,方图进取,宜宽威厚惠,以示贼人”[53],此后的战事过程中,也没有发生屠城和略买居民为奴婢之事。

在一系列的攻城战中,郦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魏军准备进攻肥城时,郦范向宋军守将写信劝降,使其不战自溃。当魏军开始围攻历城时,宋青州刺史沈文秀亦从东阳“奉笺归款,请军接援”,慕容白曜曾准备派遣一部分军队前去,但郦范认为历城“足食足兵,非一朝可拔”,东阳远在后方,沈文秀也没有迫切投降的理由,很可能是对魏军的缓兵之计,如果一旦分兵,很容易两处皆败。所以应当集中力量攻克历城,再逐步向东推进。这个意见被慕容白曜采纳。[54]这种逐城攻克、步步为营的推进战略,也和拓跋焘450年南征时绕过坚城、大纵深进军的方式完全不同,保障了魏军稳步进占青齐地区。

在郦范和韩麒麟的影响下,慕容白曜注意笼络当地官民,接管地方行政体系来筹集军需。在战争初期,魏军主要是从攻克的宋军营垒中获取军粮,如攻占肥城后,“获粟三十万斛”,进占垣苗城后,又“得粟十余万斛,由是军粮充足”。但在继续东进的过程中,魏军转而依靠接管原州郡体系来征收租赋供军,所以比较注意对当地上层人士的笼络。魏军攻克升城之后,俘获当地大族房法寿的家眷,慕容白曜“皆别营安置,不令士卒喧杂”[55],此举换得房法寿投诚,被任命与韩麒麟“对为冀州刺史”,房法寿的八个侄子也都被任命为占领区郡太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魏军筹集粮饷。[56]到后来围攻东阳期间,战区这个冀州(北魏原有冀州在河北)提供了六十万斛租粮,并制造了大量攻城器械。[57]占领区郡县还缴纳大量租绢为魏军充当军费,代替了以往魏军靠劫掠为生的手段,使青齐地区虽经历数年战争,但不致有太严重的破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