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霸权机制的不完全衰落(第5/17页)

60年代中期至1983年间,所有三个国际机制都发生了变化,而其中尤以石油机制最为显著。在石油机制中,由于产油国开始在日益紧缩的原油市场发挥作用,旧的以公司为中心的机制被破坏,公司间的妥协安排也被清除,经营中的公司被产油国收归国有,丧失了对产油国的控制权(Turner, 1978, p.70)。1960年欧佩克成立,产油国政府于1971年在德黑兰达成协议,导致油价猛涨;1973年10月赎罪日战争爆发之后又将油价提高了3倍,此后逐渐下滑。但1979年伊朗革命又使油价再度翻番,到1980年初,每桶石油价格已超过30美元。在80年代中期,旧的机制被弃而不用,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俨然成了主角。权力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但若是有谁认为欧佩克国家从此变成了石油体系的霸主——即有能力制定并推行一系列规则——则未免夸大其词。1979年至1980年,油价猛涨使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而欧佩克成员国则已无力继续维持油价,这也清楚地显示出其权力的局限性。1979年到1982年,发达工业国石油消耗量每天减少了700万桶(约17%)。与此同时,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则有所增加。此二者与股市变化相结合,使欧佩克石油产量每天下降1200万桶(几乎40%),致使油价惨跌。1983年国际石油市场关系演变成产销双方“市场—公司—相互调节”的国际拔河比赛,而非由某一方独霸。政治争论的焦点发生转变,但斗争结果却并不明朗。

随着机制的改变,两大集团——产油国与工业国——内部的合作与纷争模式也随之而变。1983年初,为解决油价惨跌和产量下降问题,欧佩克国家达成一项生产配额协议,协调各国产量,确定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日产量不低于1450万桶——比1982年下降约20%,与1983年冬历史最低产量持平(World Financial Markets, March 1983, p.2)。至少,欧佩克此时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卡特尔组织,因为它始终未对石油产量加以控制。当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冲击开始时,欧佩克官方价格上涨速度比现货市场缓慢得多。欧佩克非但没有成为油价的领导,反而成了追随者(BIS, 1982, p.42)。其典型表现是:当价格上扬后,需求减少,现货市场却低于欧佩克定价。在这一相对萧条的时期,尽管缺乏有效的产量控制制度,欧佩克本可以通过非正式的向个别生产者施压,以及同时利用消费者认为在未来必将设法维持油价的信心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油价得以维系,但是事实却远非如此。

若要在本书写作之时,就贸然判定与欧佩克创建真正的卡特尔的努力相比,它在1983年实行的石油产量控制是否更为有效,恐怕有些失于草率。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欧佩克各成员间的合作努力一直在继续,而且相互间都进行了一些调整。产油国间的国际合作肯定比在美国霸权控制之下时要更为频繁。

针对1973年的石油禁运及油价上涨,工业国的第一反应与其说是合作的,不如说是混乱不堪。1973年沙特对荷兰实行经济制裁,其他欧盟国家则纷纷以最快速度与之拉开距离,并将亲以色列政策束之高阁。英、法两国还对其所属石油公司施加压力,企图得到优先石油供给,德国则凭借支付自由市场高价以自保。同时,日本改奉亲阿政策,以博取优先供应,日本政府及公司还游说各大石油公司,以求得平等对待(Stobaugh, 1975, pp.188—192)。

1974年初,美国召集主要石油消费国举行了一次会议。下半年,与会16国(引人注目的是法国不在其中)共同加入由美国领导的国际能源机构。该组织负责在未来发生石油危机时监督紧急共享体系的发展,并通过限制各国国内需求和增加自身供给能力等长期措施,协助各国减少对原油进口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