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科诺斯(第8/12页)

早上和范吉利斯一起散过步。那时我再次认识到,希腊人实在是喜欢寒暄的国民。一如日本人喜欢点头和暧昧地微笑、美国人喜欢握手和打官司、法国人喜欢葡萄酒和霍华德·霍克斯[5]的电影,希腊人则喜欢寒暄。早上购物时间和傍晚去咖啡馆时间在街上走一圈,这点就一目了然。那不折不扣是寒暄的洪流。

举个例子。去购物的两个主妇(卡特琳娜和玛利亚)在路上碰见了,往下势必有如下交谈:

“卡里梅拉,卡特琳娜,泰卡尼斯(早上好,卡特琳娜,身体可好)?”

“米亚哈拉,玛利亚,埃夫哈里斯特,埃希(还好,谢谢!玛利亚,您呢)?”

“米亚哈拉,基埃勾,雅斯(我也蛮好,再见)!”

“雅斯(再见)!”

简直成了对话例句集,可她们的确照说不误,而且是在步履匆匆擦肩而过的时间里。从旁边看来,只能说是神乎其技。因为首先要认准前方来人,其次要看准火候(这样的距离是否合适),然后再不约而同地开始“卡里梅拉”,还要快嘴快舌地连发数发,最后以略微回头的样子道出“雅斯”。这么灵巧的活计我横竖做不来。到了这个地步,我觉得较之喜欢寒暄,更像是寒暄高手了。

住在小镇上的普通希腊人相遇时互相寒暄者能占百分之几呢?一天总共寒暄多少次呢?此乃我一直怀有的疑问。于是我同范吉利斯在街上走时注意计算了一下。由于匆忙,无法计算准确,但总的说来,范吉利斯碰上的人里边,三人有一人寒暄。数字相当不小。范吉利斯年已六十,寒暄的对象几乎都在中年以上,男女比率大体四比一。

在港口相继同七八个漫步的人寒暄:“哟范吉利斯”、“你好啊范吉利斯”、“早上好”、“你好你好”。如此互致问候,但脚步不停。看来,寒暄不停步似乎是希腊一般习惯。若因寒暄而一一停步,那么恐怕哪里都到达不了。的确,如果停下脚步,大有可能卷入没完没了的长谈之中。所以大家都像蝴蝶一样行走,像蜜蜂一样寒暄。进得小巷,巷口呆呆站着的理发匠老伯道一句“你好范吉利斯”。和蔬菜店的老板来一声“你好”,和超市的老伯说“早上好”,和卖菜者连道“你好你好”,和穿黑衣服的胖老太婆擦肩而过时对方问“你好吗范吉利斯”,站着交谈的三个人连声说“你好”、“还好”、“早上好”,电气用品店的老伯问道“喂范吉利斯最近怎么样啊”——看着都觉眼花缭乱,根本顾不上计数。这已经是电子游戏,对于眼前忽然出现之人要一瞬间判别出是①“需要寒暄者”还是②“无需寒暄者”。即便来人属于①,也要根据对象确定寒暄的grade(等级)——一看即可得知grade分得相当细,并且必须遵守若非特殊对象则不停步这条基本规则。可是范吉利斯对此应对自如,轻轻松松穿街过巷。寒暄对象的数目五分钟差不多有四十人。非同小可,堪称高手。我无论如何也当不成希腊人。

撤离米科诺斯

这篇文章的雏形是离开米科诺斯不久为一家文艺刊物写的东西。为避免同其他文章重复,后来多少有所改动,但基本保留了原貌。现在回头看来,不难看出当时自己的心很有些僵冷,尽管写的当时没有意识到。

我想文章这东西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形。写的时候由于写的东西太自然太理所当然(因为原则上我们是紧贴当时当地自己的心态写文章的),所以对于自己所写文章的温度、色调和语势往往很难当场作出客观判断。

不过我想,心有时候是会冻僵的,近乎绝望的冻僵,尤其是在写小说的过程中。

1986年12月28日。星期天。雨。

今天我将离开这座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