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第7/22页)

先后有几个打电话的人站在窗外打电话,然后放了四分钱在窗台上,走了。

太阳西斜了,几点黄光落在詹牧师弯曲的脊背上。四周的光线开始变暗。

真不知道他在盘算什么。注意到他的嘴并没有歪向一边,鼻翼还在翕动,我觉得不如趁早悄悄溜掉。

詹牧师忽然自语道:“这么说,真有个艾珂寺外街。”

“真有。”我说。

“真有个叫魏启明的。”

“真有,在狱里。而且魏启明也不懂外语。”

“总没有杀人吧?”詹牧师急切地问,紧张地盯着我,双唇做好了发出“没”的形状,似乎深恐我不会发这个音,随时都愿意帮我一把。

“倒没杀人,”我说,“只是偷偷东西。”

“这就好。这就好。”他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这样就好了……”

“这样怎么会就好了呢?”我说。

詹牧师又不断地咽起唾沫来。

几天之后,我收到了詹牧师退还的两元钱。我这个专栏的稿费一律是每篇两元。有人说,这老头很精明,如果胡编批评稿,稍有不慎,被批评者一定不会甘蒙不白之冤,闹得真相大白而致影响了两元收入是可能性极大的,表扬稿就很少这种危险性,这次实在是碰巧了。也有人说,这老人真可谓“千虑一失”,本不必写出姓名和地址的,做了好事而不留姓名地址,也于情于理十分顺通。我心里却别扭,觉得就这样削减了老人的一项经济收入,很缺德。他在风风雨雨中要传多少电话,才能挣到两元钱呢?成千上万元地拿稿费的人,也未必都不曾逢迎杜撰、见机胡编过。

随即又收到詹牧师的一封信。信中却对稿件的事只字不提。信的大意是,他知道我是一位编辑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得以与我相识,实乃三生有幸;我能亲临其寒舍,更使他坚信了命运是公平的。信中引用了很多典故,什么“文王渭水访贤”“汉主三请诸葛”“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弄得我也踌躇满志起来。信的最后说:“老夫不才,如蒙不弃愿结永好。古今中外,忘年之交而助成大业者,不胜枚举。况你我志同道合,一见如故,本当携手共济,于国于民有所贡献才是。”

我决计再去看他一趟了。信的文体既如此风雅,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崇高的志向,古稀老人而童心不泯,可料绝非等闲之辈。再说又是头一遭有人这么看得起我。虽然詹牧师前后言行略显怪异,但怪异常常是人物的特征。大凡能够印成铅字的人物,总都是与“疯疯癫癫”“木讷乖张”“不食人间烟火”一类的情趣有染。这情趣,在凡人是一种缺陷,在人物却是一项优点——大智若愚者也!

再去的时候是晚上。詹牧师正伏案挥毫。工整的楷书,颜筋柳骨,一丝不苟。写的是两首七律,备忘于下:

其一

销声匿迹三十年,隐姓埋名两地天。

闹市凭窗深似海,空庭倚门淡如烟。

良宵独盏书为伴,恶浪孤舟纸作帆。

未破禅机空自娱,报国无径枉陶然。

其二

几度沧桑春似梦,箫声吹断古城秋。

时光易逝人易老,壮志难酬意难休。

弱冠已读千卷破,古稀犹冀四化谋。

伏枥老骥安自弃?沥胆披肝为国忧。

“好诗好诗。”我说,“好一个‘古稀犹冀四化谋!’”

“哪里哪里,信口胡诌,聊以自慰罢了。”

詹牧师又把那把骨头伸给我,此一番却颇凛然,像列宁。大概是因为他刚写完“沥胆披肝为国忧”吧。列宁在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时候,就是那样把手伸出去的。我们握了很久的手。我几次觉得应该松开了,但试了试,依然抽不出来,也就再次握紧,上下左右地摇。

电话铃响了。詹牧师抓起话筒,边问边记录。然后他对我说:“实在抱歉,我去去就来。”点头弯腰,倒退着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