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中的国家认同(第16/19页)
[5] 参见[英]厄内斯特·盖尔纳:《国族主义》,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6] 参见[德]哈贝马斯:《欧洲民族国家》,见氏著:《包容他者》,曹卫东译,第131—134页。
[7]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2页。
[8] [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第84页。
[9] 参见[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
[10] 参见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载《政治社会哲学评论》(台北),2002年第3期;《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载《“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2000年第33期;《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载《“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2002年第73期。
[11] Anthony Smith,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in Reimagining the Nation, ed.by Mar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Lerner,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13—16.译文转引自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33—34页。
[12]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第48—49页、61页。
[13]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18页。
[14]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15—801页。
[15] [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1—12页。
[16] 梁启超:《国性篇》,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554—2556页。
[17] 关于梁启超的国民民族主义以及后来的文化民族主义转向,参见拙文:《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8] 张佛泉在晚年曾经撰写过《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发表于《政治学报》(台湾),第1期(1971年9月),对梁启超的国家观念及其演变作了非常仔细和深入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其民族主义思想与梁启超的渊源关系。
[19] 有关国家主义的思想史研究,目前成果相当有限。比较系统的研究,见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0] 我曾经以抗战时期的“战国策派”代表人物林同济为个案,研究过中国民族主义的终极关怀。发现民族主义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价值和关怀所在。在一个以力为中心的战国年代,林同济为建立一个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民族国家呼吁过,但他内心所希冀的,却是一个自然的、审美的、宇宙与人心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世界。参见拙文:《紧张而丰富的心灵:林同济思想研究》,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1] 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413页。
[22] [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第87页。
[23] 梁启超:《〈说群〉序》,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93页。
[24] 梁启超:《〈说群〉序》,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93—94页。
[25] 梁启超:《自由书·答客难》,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357页。
[26] 梁启超:《新民说·论国家思想》,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663—6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