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中的国家认同(第18/19页)
[49] 参见[英]迈克尔·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顾玫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50] [美]罗伯特·贝拉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的困境》,张来举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80页。
[51] B.Macpherson,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p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52] 参见汪晖:《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见氏著:《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3]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28页。
[54]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第154—155页。
[55]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428页。
[56] 参见Steven Lukes, Inpidualism, London: Haper & Row Publishers, 1979。 转引自李强:《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兼评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载《中国书评》(香港),第9期,1996年2月。
[5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见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章,第79—95页。
[58] 参见[美]史华兹:《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张宝慧译,载《开放时代》,2001年5月。
[59] 余英时:《群己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见氏著:《现代儒学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7页。
[60]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见氏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61] [美]狄百瑞:《个人主义与人格》,见氏著:《亚洲价值与人权:从儒学社群主义立论》,陈立胜译,台北:正中书局,2003年,第25页。
[62]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80页。
[63]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428—432页。
[64]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21—28页。
[65]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
[66] 参见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见氏著:《现代儒学论》,第20—28页;[日]沟口雄三:《中国式近代的渊源》,见氏著:《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陈耀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67] 参见黄克武:《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见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68]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1066页。
[69] 参见梁启超:《开明专制论》,见《梁启超全集》,第3册,第1470—1486页。
[70]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1065、1076页。
[71] 梁启超:《国性篇》,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554—2556页。
[72]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78页。
[73]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86页。
[74] 李强:《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兼评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载《中国书评》,第9期,1996年2月。
[75] 参见[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颜世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76]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