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素(第5/5页)

这封信是我和他的最后一次联系。我再也没有遇上与他见面说话的机会。有一次我看到他在街的对面,站在过去是我祖母的房子、她死后改为艺术俱乐部的门前,正和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认真地谈话。我不愿意打断那场看上去挺严肃的谈话,便走开了。不久以后,他去世了,这时候我为自己当时不够大胆而遗憾。那幢房子也不复存在,被希特勒炸毁了。我猜想康拉德正在被逐渐遗忘。但是,他的强烈而热情的崇高精神就像在井底所看到的一颗星星,在我的记忆中闪着光芒。我希望我能使他的光芒像它为我闪光那样,也为他人闪光。

申慧辉 译

□读书人语

二十世纪的西方哲学家中,数罗素最没有大哲学家的派头儿,譬如他最喜欢管闲事,最喜欢唠叨,挥舞着礼帽,走到哪儿讲到哪等等,不仅在哲学领域,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满了他的声音。在我这样一个没有耐性儿的读者听来,他的声音多半不动人,没有诱惑力,没有刺激性,像一团棉花,射到墙壁上没有反弹的回响。所以,读罗素,最好避开他的那些正儿八经的著作而去读那些更充分的散文性的东西,譬如包括本文在内的《人物杂忆》、《记忆中的画面及其它》,还有那部平易近人的《西方哲学史》。当然啦,这样说只是针对像我一样,喜欢哲学但是又是门外汉的读者而言,真正有哲学神经的人当然还是要去读《哲学论文》或是《神秘主义与逻辑学》。不过,事物也都是相辅相成,对于罗素有兴趣的人当然喜欢知道他的全部,愿意知道罗素睁着双眼盯着实证逻辑时的模样,也愿意知道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哲学以外事情的模样,譬如谈婚姻、谈女人、谈他生活中杂七杂八的一些新鲜事。罗素最感人之处在于他是一个智力精力绝对过剩的小老头儿,要是他也像维特根思坦或海德格尔那样喜欢孤独、喜欢皱眉头的话,我们对他除了敬畏之外就没有和他开玩笑的机会啦。

这一次罗素又把康拉德拉上来陪他聊天,陪他过思想与话语的瘾。关键在于罗素认识到康拉德之于自己不同于其他人之于自己,两个对于人生及人类的命运有着相同看法的人,之间的交流与感情是深刻的、永恒的。康拉德死了,交流在罗素心中进行,罗素死后,这种交流在后人的心中延伸。 【北 河】

  1. 爱德华·吉本(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等著作。
  2. 格顿学院是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女子学院,建于1869年。
  3. 原文为拉丁文。
  4.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原籍波兰的英国小说家。
  5. 这个短语的原文是拉丁文。
  6. 作于1899年。
  7. 作于1907年。
  8. 估计是指1905年革命。
  9. 作于1911年。
  10. 作于1902年。
  11. 作于1896年。
  12. 英格兰西南部地名。
  13. 泰国地名。
  14. 即今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