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篇(第9/9页)
臣结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元结和杜甫均有反映民生多艰、哀痛玄宗失位的作品)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世人不懂元、杜深意,只知道欣赏他们的绝妙文辞)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从历史回到现实,写同去观碑者)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冒雨对碑,寂寞肃立,忧心宋室重演唐朝悲剧)
陈衍认为,宋诗的精华在近体诗,不在古体诗。这个观点只宜作为陈衍的一家之言,难以成为公论,因为宋代诗人擅长古体的并不少,即便是以七绝名世的王安石,其七古也颇多可观之作。这首七古《书磨崖碑后》,取自精擅近体诗的黄庭坚的诗集中,其水平绝不输于唐代的任何一首七古大手笔。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亲历大乱的元结,写下一篇《大唐中兴颂》,并请颜真卿写成楷书刻于浯溪边的石崖上,史称磨崖碑。黄庭坚晚年登崖观碑,写下此诗。这是重大题材,一般以古风呈现。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都是如此。
这首七古取法李商隐的《韩碑》而不逊于《韩碑》。它大量使用散文句法(如“臣结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表意层次分明,每句都干净利落,无冗字,不拖沓。诗中展现的深见卓识,令人扼腕——崇宁年间,徽宗起用蔡京等人,党狱重起,国势日颓。忧患之中,黄庭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不过,冻雨没有洗去前朝悲。这首诗问世后二十余年,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
关于这首诗,陈衍在《宋诗精华录》里点评说:“音节甚佳,而议论未是。”对此,陈寅恪先生说:“此诗议论甚是,造语亦妙,何止‘音节佳’也!石遗以易安居士《浯溪碑诗》议论不合,弃而不录,同一误解。”是为公允之论。
感谢宋人,为我们留下这么多瑰宝,为后世开如此多法门。宋诗及其背后的精神,将继续滋润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