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蝉蜕(第3/5页)
竭尽全力,是美:中国的书法;西洋的抽象画;烂醉如泥;奋而飞。这其中有纯粹。单纯得很,抱负又大得很。
美与丑其实是很少见的,凤毛麟角。大多数在不美不丑里。美与丑是大富和大贫,有悖我们的生活理想。我们的生活理想,也就是我们可能做到的,是不美不丑的小康水平。
12.生态环境
一个人在树上钉根钉子,以量一下自己的身高。他长高了,钉子却还留在原有的高度上,他很得意。
后来他长得比这棵带钉的树高了,这才感到麻烦。
13.谈谈做做
谈恋爱——从这个“谈”字上,我们充分感到语言的力量,由此,叙述文学产生了。
做爱——从这个“做”字上,我们知道行动必不可少,由此,行为艺术产生了。
有了谈,才有文学。
有了做,才有艺术。
14.弱点艺术
一幅画、一首诗,产生于一位画家、一位诗人人性中的弱点。弱点越突出,风格也就越杰出。为什么一些画家和诗人越画越糟、越写越糟?其中有个原因之一,就是有意无意地用画、诗——作品,去克服着、克服掉自己的弱点。
当然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会更愉悦,只是以不绘画、不写诗为妙。也就是说:人类有其弱点,才产生艺术家。而不是道德家。
15.河豚禁书
有人问我:
“河豚是何滋味?”
我答:
“与读所谓的禁书差不多。”
16.历史现实
一个人可以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只是方向不对:一次顺流而下;一次逆流而上。
与时间无关。
现实是只欲飞不飞的鸟。你说它要飞,却久久留在这里;你说它不飞,却一下飞走。
和时间同行。
历史和现实永远掺和不到一起。现实有时为了寻求安慰,就硬拉上历史。
17.阴阳天地
我们的阴与阳,可以类比于西方的天堂和地狱,尽管完全是两回事。
人类总会弄出两个点来,以便自己像钟摆一样在其间摆动。
是方便产生哲学和宗教。
18.放慢半拍
她在一旁画画,画了一只花篮。花篮里的朱砂色花,盈盈欲飞。我想起飞天。飞天的衣带拖在地上的声音。不,飞天的衣带拖在赤霞与白云上的溶溶之响。
夜晚,我们临临帖,摹摹画。她喜欢八大山人。她第一次见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舍不得用好的宣纸,认为太华贵了。墨痕水渍在好的宣纸上,的确有华贵的意味。我说画秋山,毛边纸更助传神,你想画春花,就用好纸吧。有时候,我们也听听京戏,如果是程派的戏,就听完。
我们常常相视而笑,脱口说出:
“腐朽!”
在哈哈的笑声中,我看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神奇之力,竟能使我们在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之中,放慢半拍。
或许是一拍。
19.日常生活
一个孩子跳起来,去抓半空飘飞的羽毛。我希望他能抓到,但不要一下抓到。
20.杂说一筐
不是发展,是取代——从原有的诗歌观念中发展不出这种诗歌。
要一直保持开始写作时的状态,永远不要结束它。
一种主义到末了总是贫乏空洞的。
艺术在当代,由于个性发展,自由得到较有内容地保障,如果说有什么主义的话,已是“需要主义”。
当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放大的艺术:把过去已经存在的观念、技法等推向极致但又只取一点。在这一点上放大。
一些艺术家的重要性不在于他对其他艺术家的影响,而在于作品对公众的冲击。
当下诗歌:技巧出色,但独创性的缺乏也更显得突出……其实向一位当代诗人要独创性像向当代要诗人一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