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缘会:琼花房(第8/8页)
为了印证李商隐在时间维度上的若即若离,让我们回到本诗的首联:星辰是昨夜星辰,夜风是昨夜长风,刹那间就让人有了午夜梦回之感,仿若再一次置身于那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循着灯影,在若明若暗的夜色中缓缓前行,诗人将我们带往装饰着精美漆画的楼阁以西,以桂木作为椽柱的厅堂以东。这也许是酒酣耳热、夜宴正欢时,设宴主人的院落中一个树影摇曳、远离喧嚣的清幽之地。
这样旖旎的氛围让我们无法不产生微醺的联想,进而期待诗人向我们讲述一个风情万种的故事,然而读者并没有如愿以偿。诗人只愿扮引路人,却拒绝当解说者。借由华丽意象的指引,我们可以轻易地在李商隐内心的秘密花园中徘徊,独自猜测和附会那些华丽而神秘的景致,却也只能如此而已,诗人秘藏了仅供独家回味的真实细节和微妙情感,也许不便让人得知,抑或舍不得与人分享。
然而这又有何妨呢。张家界的嶙峋山石对于造物主来说,也许仅仅只是阻拦人类步履的险境而已,却在每个人的眼中幻化为完全不同的美丽桃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密境,仅仅向众人展露一角就足以美不胜收。见仁见智的解读,本身就不啻为一次美的再创造;就算是那些千奇百怪的误读,也往往透着一种解构的幽默感。
当我们还在构想各自心中的浪漫故事时,李商隐并没有停下来等我们。诗人笔锋一转,开始于颔联书写相思。于读者而言,我们甚至没有搞清楚诗人念想的究竟是何方神圣,但也许正是因为有意无意地隐略了相思的对象,这种相思反而显得更为纯粹、更为宽广,也更能引起普遍的共鸣。
心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双和一单的对比让人很容易联想起李清照那举世闻名的哀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最终落足于“闲愁”,对于和丈夫分居两地却感同身受的遥想固然使她得到短暂的快慰,然而浓云般的愁绪还是在片刻阳光之后再次聚拢。李商隐却不一样,他虽然恨自己身上长不出凤凰般的五彩羽翼飞到爱人身边,却很快从内心深处获得了感召和启示:因为相知之深,彼此的默契就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李商隐从痛苦中熬制出甜蜜,从寂寞中煎酿出期待,将相思的苦恼和心心相印的慰藉结合得天衣无缝,描摹出情致正浓却又不能继续相守的恋人间那种撩人心魄的痴缠。从陈旧典故中走出来的“灵犀”,凭着此处的千古名句成为了后世形容默契爱情的不二法门。
及至颈联,我们再一次随着诗人的记忆返回昨晚宾客众多、觥筹交错的客堂。树影下二人独处的曼妙依然历历在目,场景却早已随着镜头切换至夜宴的喧嚣深处。人们行酒划拳,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古老游戏,“酒暖”和“灯红”更是捎带出醉人的春意。在夜阑静处交互心意,甚至以吻封锁过的那位女子,此时或许正风情万种地坐在席间,与众多对她钟情的男子一起畅饮。她巧笑倩兮,八面玲珑,只有不时向诗人投来的目光透着点点羞涩和纯真。
无奈,狂欢终归是一群人的孤单,而南朝的王籍更是早就道出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真谛。饮宴越是热闹无忌,诗人便越是不舍这难得的欢愉;越是贪欢,不得不在更鼓报晓前离开的遗憾便越浓。一想到天亮还要去衙门当差,诗人就更加悲哀了,四处飘零、居无定所的差事就像近来蓬草般的人生际遇那样令人叹息。
所有的暧昧之处,诗人当然都没有说明。我们只能枚举种种臆测中的一番可能,甚至于到了最后还是要忍不住反问,这会不会只是一个游离的梦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滚滚红尘和种种烦恼皆由心生,然而这也许就是多情善感之人西西弗斯式的宿命。李商隐若是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站在谜题之外,嘲笑诸君仍然于梦境的“当时”跌跌撞撞,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