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中(第50/51页)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360]功矣,念之念之!

【译文】

古代的教育,是教人以人伦。后世记诵辞章的习气兴起之后,先王的教化便消亡了。如今教育儿童,应当专门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重点。至于栽培涵养的具体方法,则应当以吟咏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趣,以学习礼仪来端庄他们的仪表,以劝勉读书来开发他们的心智。现在的人往往认为吟咏诗歌、学习礼仪是不务正业,这是鄙陋庸俗的见解,又怎么能明白古人立教的本意呢?

大致说来,儿童的天性喜欢玩乐却害怕拘束。就好像草木开始萌芽时,让他舒展地生长就能枝叶茂盛,如果摧残阻挠就会衰败痿痹。现在教育儿童也应当积极鼓励天性,使得他们心中喜悦,这样就会不断进步。这就好比是时雨春风滋润花木,花木没有不萌芽生长的;如果花木受到冰霜的侵袭,就会生意萧索,不断枯萎。所以通过吟咏诗歌,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志趣,也是为了在吟咏中宣泄他们的精力,在音律中抒发他们的抑郁之情;通过学习礼仪,不但可以端庄仪表,也是为了在打躬作揖之中活动血脉,在叩拜屈伸之间强健筋骨;通过劝勉读书,不但可以开发他们的心智,还可以在反复讨论中存养心体,在褒贬讽誉中宣扬志气。所有这一切都是顺导他们的志趣,调理他们的性情,消除他们的鄙陋吝啬,化去他们的粗劣顽皮,使得他们日渐符合礼仪而不会感到辛苦,心中中正平和而不知不觉,这就是先王立教的深刻含义。

近世教育儿童,每天只知道督促句读的功课,严格约束却不知道用礼仪引导,只求耳聪目明却不知道用善来培养,用鞭子抽打、用绳子捆缚,像对待囚犯一样。孩子们将学校视作监狱而不肯去,将师长视如仇敌而不想见,想尽各种办法要逃学去嬉戏玩耍,弄虚作假肆意顽皮,变得庸俗低劣,日益堕落。这是驱使他们作恶却还要求他们向善,怎么做得到呢?

我教学的主张就在于此。我恐怕世俗不能明白,认为我很迂腐,加上我就要离开了,所以特意叮嘱告知。诸位教读务必体察我的用意,以此为终身的教训,不要因为世俗的言论就改辕易辙,废除我所订立的规矩,也许可以收到“在童蒙时就培养儿童纯正的品格”的功效吧!诸位务必切记!

教 约

【一七五】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凊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译文】

每天清晨,学生参拜行礼完毕,教读应依次提问学生:在家时热爱亲人、尊敬长辈之心,是否真切而没有懈怠?在使得父母冬暖夏凉、早晚请安的礼节上,是否能够躬身实践而没有遗漏?在街上行走时,是否注意礼节而没有放荡不羁?一切言行心思,是否欺天罔人未能做到忠信笃敬?每位学生都应如实以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要随时根据情况,委婉地加以启发引导,然后让他们各自退回座位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