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秦国建设篇实现帝国梦想(2)(第4/5页)

对礼仪、规范要求严格的秦始皇是个典型的讲究人,他不但严格制定了自己的称呼和自称,而且还开创了历史上公文格式的先河,在秦始皇时期的文件上要必须出现“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在一系列的规范限制下,秦始皇感受到了无比的尊崇和荣耀。

为了子孙后代能稳坐江山,始皇帝嬴政费劲心机的管理国家、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是为了替子孙万代奠定基业,他认为在自己独具匠心的伟大格局构建下,帝王之位从此稳稳地落在他及他的子孙手中。为此,秦始皇在国家管理方面借鉴了前朝以及各个诸侯国的先进方式方法,形成一整套体系,并加以创新,为大秦帝国所用。

幼年继位的秦始皇非常清楚,没有合理的政治权力分配体系,再强大的国家也会很快土崩瓦解。在战国时期,有一种巩固君王地位的制度入了秦始皇的法眼,那便是设置官职。在此基础上,秦集团又进行了创新,加强了代表性:代表最少数嬴氏家族的利益!最终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行政机构。

虽然秦始皇的政权体系和权力分配绝大多数都考虑到了他们家族的利益,但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大秦王朝各级官员分工明确,从长远来看,这种分工明确的管理制度本身是能出效益的。

权力分配体系建成后,始皇帝又开始构建政权金字塔式分配图。从官职来看,国家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而太尉就是军队的最高长官了,拥有军权,可以管理调动军队,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其他的有御史大夫等,分别掌管不同的事务。

古代说到一个人的功名的时候,有个词语听起来感觉特别霸气:位列三公。而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公官职确实不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现在看来,这三公都是拥有实权的重要岗位,工作范围涉及到各个方面,而在当时能做到三公中的任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对国家或者秦始皇有着杰出贡献的。

三公虽然位高权重,位列三公的人当然能力也是非常大,但如果让他们处理所有的公务,也不靠谱,因此三公之下设九卿。九卿分工责任制,明确责任后的各个部门面对出现的问题就不能相互扯皮,这样各个岗位上的官员以及下属就能高效地执行上级发布的每一道命令,责任心也就强了许多。

所谓九卿,即负责宗庙礼仪的奉常、执掌宫廷戍卫大权的郎中令、还有警卫连长卫尉、交通部长太仆专门负责皇帝使用的车马、管理皇族事务的宗正、皇室私家管家少府、财政部长治粟内史、主观少数民族事务的典客主以及掌管刑罚的廷尉。九卿官职看起来不大,但是油水丰厚,是各级官员争取的理想职位。

中央集权制就是在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情况下得到了巩固。除了三公九卿以外,秦代还有另外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要么是权重、要么就是大有油水可捞。比如:博士一职在秦朝作用就是“掌通古今”,即通晓古今史事,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皇帝的专业咨询顾问,自然也成了朝臣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嬴政统一六国后,随着地盘的扩大,子民当中少数民族也越来越多,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嬴政及他的智囊团也没有忽视,除了在九卿中专门设置典客专管少数民族事务外,还设置了典属这样一个职位,为了能让典属和典客能各司其职,秦始皇还对他们做出了明确规定,他们一个搞外交另外一个搞内政,分工明确。

在秦朝,典客主要掌管与秦友好的少数民族交往,什么和亲了、特产贸易来往了,甚至是少数民族的特殊宗教仪式审批、出席等都是他的工作范畴。而典属则负责已投降秦朝的少数民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秦国的归属感,防止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发生意外情况导致国家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