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第5/14页)

不确定性和信息

从市场失灵理论的角度看,机制扮演的信息功能是最为重要的。阿克尔洛夫所谓的“质量的不确定性问题”是次品市场中面临的最关键问题。而即使在具有稳定的平衡状态的纯粹协调博弈中,这也同样是个问题。因此,达成统一的准则就是重要的。但是在简单的协调博弈中,严重的信息问题并不存在于行为者关系的结构之中,因为行为者有强烈的动机去充分表露各自的信息和偏好。在这种博弈中,重要的是怎样去达成某种协议,而究竟选择哪一种可能的协议并不是事关重大的问题(Schelling, 1960/1978)。准则是重要的,而准则的形成可能需要巧妙的选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信息获取和交换构成严重系统障碍的因素是不存在的(Lewis, 1969; Young, 1983)。

然而,就如我们在讨论集体行动和囚徒困境问题时所看到的,在博弈论和世界政治中存在的许多状态,既有利益冲突的特点,也有共同利益的特点。在这些状态中,行为者不得不担心被欺骗和出卖这样的问题,就如一个旧车的买主不得不提防买到次品一样。关于市场失灵理论的文献,论述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在没有合适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一些相互有利的谈判协议是不可能达成的。有三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是协议难以达成的重要根源:不对称信息,道德风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

不对称信息

一些行为者可能比其他行为者对一种形势所占有的信息要更多,因此在它们之间产生的谈判结果可能就是不公平的,“局外者”将不愿与“局内者”达成一致的协议(Williamson, 1975, pp.31—33)。这本质上也是阿克尔洛夫所谓的“质量的不确定问题”。注意,这不仅仅是不充分信息的问题,更是信息在体系层面上存在的偏差模式问题,那些占有更多信息的人(旧车的卖主)和占有更少信息的人(次品或保养良好汽车的潜在买主)在协议达成之前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人们对这种形势的认识,即某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知识,因此有能力操纵一种关系或者成功地实行欺骗行为,是达成协议的一个障碍。而当这种怀疑情绪根本没有事实根据时,就是说当协议事实上是相互有利的时候,这显然是通过合作提高福利的一大障碍。

这种不对称信息问题仅仅出现在当欺骗行为是可能的时候。在一个由圣人组成的社会中,沟通与交往是公开的,没有人会去利用更优信息占别人的便宜。然而在一个不完善的世界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并不会通过行为者之间的沟通就能简单地得到矫正。不是所有的沟通行为都能减少不确定性的存在,因为由于欺骗的缘故,沟通可能导致不对称和不公平的谈判结果。一定要注意,对有效沟通的较好评估,并不会通过旧车的卖主与其顾客之间,或者政府官员之间就达成国际机制而进行的谈判次数来进行。进入一项国际机制所需要的信息,并不仅仅是关于其他政府的资源和正式谈判地位的信息,而且也是关于它们未来地位的准确信息,后者部分也是对将来能否信守承诺的估算问题。就如“次品市场”这个例子所告诉我们的,我们也会在下面部分详细地看到这个问题。这样,一个政府的声誉因此成为说服别国与其达成协议的一项重要资产。国际机制通过提供足以衡量别人表现的行为标准,将这些标准与特定的议题联系在一起,提供公开讨论的论坛,而且还经常借助国际组织,作出评价,来评估别人的声誉。[4]国际机制也许还包括有些国际组织,这些国际组织的秘书官员不仅仅作为协调者,而且还作为公正信息的提供者来行事。这些信息多多少少能够为其成员平等地获取。通过不断提高可获取信息的总体质量水平这一过程,国际机制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降低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因为误解和欺骗而导致的协议可能会被避免,相互有利的协议因此就更容易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