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马季老师二三事(第4/10页)

马季老师的艺术

我虽然没有调到广播说唱团,但是我一直视马季为自己的老师,也从来没有断过去马季老师家请教。我小的时候就崇拜马季,后来与马季有了接触后,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马老师。我认为马老师不光艺术高,人品也非常好。比如,我写的相声《指妈为马》,本来已经由马老师亲手修改过了,而且每天搁在小书包里就要准备上演了,可是当他听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相声锦集的电影—《笑》,北京曲艺团的赵振铎、赵世忠还没有段子的时候,毅然忍痛割爱把自己喜爱的相声拿出来交给我,让我赶紧把这段《指妈为马》送给二赵。后来二赵老师有了这段《指妈为马》,不光上了电影,这个段子也成了他们的代表作之一。

马季老师的大方也让我敬佩。有一年我听说马季老师带队要到新加坡去演出,因为当时出国很难,中国的金首饰做工也简单,所以我想托马季老师在新加坡给我爱人买一串金项链。马季老师一听要买项链,立刻说:“不用买,我送你爱人一串吧。”当时从柜子里拿出一串项链,说这是一个印度人送给他的。我一看那串项链有筷子那么粗,哪敢收这么重的礼呀?赶紧说:“您快收起来吧。”马季问:“怎么啦,白给你还不要?”我委婉地说:“您不知道,我爱人很瘦,脖子很细,戴这么粗的项链不合适。”

马季确实是个好老师,而且他一再强调:“春明你要写相声,一定要去体验生活,这是最高的真谛。”他说他过去写《画像》《英雄小八路》等作品时,都是到下面经过很长时间的体验生活才写出来的。他特别尊重生活,坚持到群众中去,特别平易近人,不是高高在上。

我与马季(右)

马老师一共给我修改了四个作品,一个是1979年他说的《约会》;另一个是《师傅和我》,就是1971年全国都在说的那一段;还有一个《指妈为马》,这段相声也是电台、电视台保留的节目;还有就是2004年春晚的《十二生肖大拜年》。

1989年,我出了一盒带子。那年我正歇着什么都没做,突发奇想那年是马年,姓马的艺术家多,是不是出盘带子呀?我打电话把这个创意告诉张和平,张和平一听是个好主意,我们就一起策划这盘带子。我们总结了一下,姓马的艺术家有马季、马三立、马玉涛、马泰、马国光、马兰,正好六个。节目都由我来写。

马季老师和马三立老师的段子写好后,给马泰写了一段评戏《马灯》;给马兰写了一段黄梅戏也与马有关;马玉涛老师唱的是《马儿你慢些跑》;马国光老师的词也写好了,由于马国光老师突然病逝,缺了一马。六马少一马怎么办?还是张和平有高招,想起了才旦卓玛,还是六马。

我是第一次给马三立老师写相声。马三立老师是泰斗级人物,能说我一段相声,是我一辈子的荣幸。马三立老师对相声要求很高,同时又要有他的风格。我写的是个有健忘症的人,这个人马马虎虎,干什么都特别马虎,笑话连篇。他马虎到不可思议,在砍树枝的时候摔下来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骑着树枝锯树,锯的就是他骑的那个,结果从上面掉下来了,挺有意思的。在车上系鞋带,把人家的和他自己的系在一起了,他一抬腿,人家摔了!他腿痒挠别人的腿,人家说你抓我腿干什么?他说我就纳闷我挠了半天怎么不解痒呢!后来出门又不认识家了,非常可乐。这是我和马三立老师很有纪念意义的一盒磁带。

这盘磁带由马季老师主持,由于他主持幽默、风趣,使这盒磁带锦上添花卖得非常好。

我对马季老师不仅是尊敬还有崇拜。有一个阶段我也曾有拜马季为师的想法。相声界把拜师叫叩瓢,后来由于我光写不说所以也没拜成。对我来说拜不拜师也没那么重要,但是,我主张相声演员最好要拜师。相声这个行业,有它的特殊性,起码在当前社会还需要继承一些传统,包括传统的拜师仪式,这对我们保留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我们不能一提传统就认为是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