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的耸起和一间书店的倒掉(第3/4页)
我相信怀疑这个事的人不少。因为大家会觉得在城市生活的乐趣在减少,在街道上逛的乐趣在减少,在中国,只要是被改建过的地方,都没法走路了,街道上的故事都没了。我觉得其实大家都觉察到了这个问题。
水木丁:但很多人会首先怀疑是自己有问题,是自己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了,跟不上城市的现代化,而不是我们的城市建设有问题。
王军:其实这就是异化了,就是人造一个像,然后向它下跪。城市也是这样,城市是不需要任何人向它下跪的。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城市,却生活在一个自我否定的氛围里的话,那么这个城市应该灭亡了。我也经历过这样一种过程。所以中国人要从小有很好的乡土教育,要从小培养他对其生活的这个城市的认识和理解,再慢慢培养一种公民的责任和意识。如果政府拿着大量的纳税人的钱,做公共工程,却产生了严重的问题,甚至构成了你所说的,对公民个人的自我否定,我觉得这是值得怀疑的现象。在一个公民社会里,大家应该能够对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做的投资,做出一个正常的评价,而不是相反,这是一个公民社会最基本的一个东西。
水木丁:但是我们一边丧失自己的尊严,怀疑自己,一边又对现代化的城市十分向往。
王军:真正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如果有那么多的朋友这样认为,那么让他们看看我的书吧,看看我是怎么觉醒过来的。我在这本书里也写到,美国是怎么觉醒的。他们在二战之后大规模改造老城,高速路铺到老城,大家都去开车,最后导致了整个城市的瓦解。当它成为一个高能耗的汽车的城市,这个城市的浪漫生活就再也没有了。所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们的规划学界包括整个社会,有一次集体反省。我在书中写了这个过程。我想中国肯定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因为我们的规划理论很多是从美国学过来的。
水木丁:好像我们已经在经历这个过程了。比如现在正值奥运期间,我们突然发现北京城装不下那么多车,所以开始单双号限行,然后人们也发现,这个城市并不适合行走。
王军:一般人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情况,他会觉得这是一个非正常的应急措施。我觉得这些年,其实我们也有所改变。比如现在地铁的建设好,我平时都不开车,我觉得我享受地铁和走路的乐趣。当然我们城市的很多步行系统还很糟糕,我觉得慢慢地应该会做好。北京堵车堵成这个样子,在奥运申办成功之后,其实已经在做一个规划,想改变这种情况。就是我们一定要靠公共交通,而不是小汽车来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我相信北京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我想说的是,建设部门一定要有所反省,它一定要对它的道路设计规范,居民区的设计规范,做出一次重新的检讨。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是以这种大马路、大的街坊、小区来扩张。老百姓怎么会觉得好呢,他买东西都不方便,有个小区圈在那儿,他上哪去买东西呢?小区外面是城管大队,想吃点小吃,城管大队来了。他要走路五六公里到一个shopping mall去,买了东西怎么回家?这都是我们根据美国的郊区城市的那套理论规划来的。但是这套理论已经在十多年前被美国自己给彻底否定了,我们还在拿来做一种城市规划。
水木丁:了解这样一个游戏规则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有什么用呢?他们并不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他们的力量是渺小的。
王军:人们对城市的问题并不是无知无觉的,来找过我的人,他们的痛苦是刻骨铭心的,会对这个外部世界产生怀疑,怎么这个事情就落到我们家头上了,这个世界怎么会变成这样了。所以要有公众参与,要有社区参与。可能老百姓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家就被人规划了。被规划成了一条马路,或者开发商的一个楼盘。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彻底的影响,但他们无法参与到影响他们生活的过程中去。这是一个要根本改变的东西。规划师也不会自动变好的,人民要起作用,比如某城市的磁悬浮经过社区,老百姓反对,说你不能影响我们散步,当地政府也做出了妥协。这就是好事情,我相信,大家还是都想把这个城市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