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的耸起和一间书店的倒掉(第2/4页)
所以我虽然为季风书园感到遗憾,但也只是心下淡然,在这样的城市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不发生才会奇怪。我只是想,如果有一天,当人们发现他们已经丢掉的记忆是他们的无价之宝,他们要到什么地方去把记忆找回来呢?此时的我,除了安静地看着这一切,无事可做,唯有把内心珍藏的关于朋友的记忆,继续珍藏下去了。
亲爱的老排,你喜欢的季风书园,可能要关门了。没什么,只是想写一封信,告诉你而已。
附:和《采访本上的城市》作者王军老师对话
水木丁:你是学新闻干新闻的出身,这个行业会让很多人成为一个杂家,你却成了一个城市问题专家,你是怎么走到这条路上来的?
王军: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专家,我只是一个记者,其实开始主要是新华社给我的任务。我大学一毕业不想干这个,我想当个教育记者,但是1991年毕业到新华社北京分社,分配给我的就是城建口。新华社和其他的新闻单位又不一样,每个记者都有给新华社写内参的任务。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得比较深,比较透。也许我是一个认真的记者,任何问题我都要到现场去,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禁区。因为我处在这个位置,所以有很多问题也会主动找到我这里来。
水木丁:当时写《采访本上的城市》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吗?
王军:我没有想那么多,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斗士,我只是一个记者,整本书就是我作为记者写的报道。我觉得记者的工作是让大家能够沟通,人和城市之间的沟通,城市中不同阶层的人也能沟通,记者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沟通并不是说要放弃原则,沟通是让大家更加认识原则。是什么样的原则导致了我们的城市会遇到很严重的问题,什么样的原则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安全、友爱,或者你放弃什么样的原则,你让别人不安全,有一天你也会不安全。我的故事是想让大家来想想这个事情。
水木丁:您曾经说过,一本书,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了,《采访本上的城市》这本书里的这“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王军:中国城市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水木丁:我们的城市其实有很多问题,为什么会是这个问题呢?
王军: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作为记者,一定要做出很全面很平衡的报道。我也不愿意把任何人妖魔化。比如说有一个老百姓找到我,他被开发商打了,是个官商,于是我找到打他的那个人,结果我发现,如果他们两个位置调换一下,故事肯定还是一样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规则在背后起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把这个游戏规则找到,并且告诉大家,一个伟大的城市,应该让人活得更好。
水木丁:你是怎么开始怀疑我们城市的游戏规则有问题的呢?
王军: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类是为了活着来到这个城市,为了活得更好。我觉得这番话对我们今天这个城市依然有用。虽然我们今天的城市有了那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轻易满足人类的各种欲望,但是现在反过头来再看,一个伟大的城市,还应该是那样。这就涉及怎样活着,你的理解是什么。我想我的这本书,大家看完之后,恐怕会对活着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吧。我相信,人类产生城市,是因为人类需要在一起分享机会,分享情感。我觉得这是人类产生城市的哲学。这个哲学和这个城市产生的基础是不应该被漠视的。因此,我对那种有宽大马路,有围墙有大门的小区,过度考虑汽车速度的城市规划,把步行系统毁灭掉的城市改建行为深深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