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日(第3/4页)
罗大佑是我们那一代人成长中的灯塔,不光是音乐,可以说是我们那一代人人生的灯塔,他在我们心里永远是最明亮的引航灯。大佑哥,生日快乐!
|七二〇谋刺希特勒事件|
1944年的这一天,七二〇谋杀事件发生。这个谋杀事件不是牯岭街少年谋杀事件,而是一群德国国防军包括上将在内的高级军官刺杀希特勒,具体执行的这位叫施陶芬贝格,是一位上校。当然如果想刺杀希特勒,一个普通的卫兵是刺杀不了的,你的地位至少得到能在会议室里参加作战会议才有可能,如果你是高级军官,出入都不用被人查公文包里装的是什么,这才有机会去刺杀。当时这位叫施陶芬贝格的军官的公文包里装的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他在开会中途提前走了,临走的时候特意把那个装炸弹的公文包放在了离希特勒座位较近的桌子底下。炸弹一爆炸,不但希特勒会被炸死,其他与会的高级军官都会性命难保。
所以他在会议开到一半时就提前离席,因为他还没有那么舍生忘死,不会像后来的人体炸弹一样和被袭击者同归于尽,还没到那种疯狂的地步。他只是想在刺杀希特勒后能与英美讲和,以此来挽救德国的命运,很多将领也都同意了这一计划,所以才实施了这次刺杀行动。不幸的是,如此周密的刺杀行动却因一个小小的无意识的动作而宣告失败,其原因说到底我觉得还是希特勒的气数未尽。当时,坐在会议桌边的一哥们儿不知道怎么一伸腿就碰到了那个公文包,可能觉得有些碍手碍脚,于是顺手就把包放到桌腿的另一边去了。这桌腿可不像普通桌子那样只是一根细细的木条,而是一块又宽大又厚实的竖立着的木板,厚得简直像堵墙一样。所以爆炸之后希特勒只是被震昏,而没有被炸死。这种事儿我觉得都是命运,这个人气数未尽,你谋划得再严密,他也死不了。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公文包仍然放在桌腿另一侧,也就是说仍在希特勒这边,那他肯定被炸死了。但放到另一侧就不同了,虽然桌子被炸飞了,但希特勒居然只是摔了一个跟头,受了点儿轻伤而已。我觉得这张德国制造的桌子也确实是太结实了点儿,如果换作一张山寨的桌子,希特勒肯定还是难逃一死,在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德国人确实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民族,他们制作出来的东西质量确实非常高,所以希特勒因此也逃过了这一劫。
希特勒虽然逃过了一劫,但这件事儿还是严重影响了希特勒对战争的判断以及对军队的判断。其实希特勒不是德国人,他是一个奥地利人,在一战中他也只是个下士。大家知道,德国有普鲁士军官贵族阶层,那些贵族世世代代都是军官,普鲁士军官中有很多叫冯某某的人,其实他们并不是姓冯,“冯”是个荣誉称号,这些“冯”世代都是普鲁士军事贵族。在他们眼里,希特勒这样一个奥地利人,还是个下士,说德语还有口音,他来指挥这些贵族军官,大家根本就不太服气。刚开始时,希特勒所做的决策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胜利不断的凯歌声中,这些贵族军官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听从他的命令,向他宣誓效忠。但那其实是希特勒在赌,不过一开始都赌赢了,《慕尼黑协定》赌赢了,打捷克赌赢了,打奥地利赌赢了,打波兰赌赢了,打法国赌赢了,这一路下来大家也就没的说了,你说的都是对的。你虽然不是真正的将军,但是你老能赌赢,那就听你的吧。但是在1944年七二〇谋杀事件发生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知道在1944年夏天的时候,苏军已经打出了国门,兵临波兰与罗马尼亚,正在连续不断地打击东线的德军主力。在西线,英美盟军已经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完全胜利,正准备乘胜收复法国,进军德国。而在意大利,盟军已收复罗马,向北进军。德国此时面临的是东、西、南三面夹击,可以说是必败无疑。在这个时候,德国那些高级贵族军官认为自己肩负着德国的未来,要对德意志民族的未来负起责任,而不是让一个奥地利来的下士担当这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