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4/7页)

“没关系,牢骚也罢什么也罢,想说就说个痛快。我一直在听,今天我更愿意听,自己说不说无所谓。”

“不,不光今天,你是一直听我发牢骚。我还没听你发过。愿意听别人说话的人不多,都想自己说,尽管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也是其中之一。”

新奥尔良爵士乐队奏起《你好,多莉》。我和五反田倾听片刻。

“喂,不再吃块饼?”五反田问,“一半还吃得下吧?不知怎么搞的,今日饿得出奇。”

“好,我也还没吃饱。”

他去柜台订了鱼比萨饼。饼烤好后,我们再次闷头吃饼,每人一半。那群学生仍在大吼大叫。不大工夫,乐队奏完最后一支乐曲。班卓琴、小号长号被分别收入盒内,音乐家们从台上遁去,只剩下一架立式钢琴。

饼吃完后,我们仍好半天不声不响地盯视空荡荡的舞台。随着音乐的消失,人们的话语声似乎带有奇妙的硬质。那是一种涣散的硬质,实体柔软,而其存在状况却是硬的。走近之前看似十分硬挺,而用身体一碰则变得支离破碎。它像波涛一样拍打我的意识,缓缓袭来,倏然退去,如此反复不止。我侧耳谛听这波涛的声响,仿佛自己的意识离我远去,去得很远。遥远的浪涛拍击遥远的意识。

“你为什么杀害喜喜呢?”我问五反田。不是想问而问,而是突然脱口而出。

他用注视远景样的视线看我的脸。嘴唇微张,其间透出莹白的牙齿。他这样注视了我许久。喧嚣声在我头脑中忽大忽小,如我同现实的距离忽远忽近。他匀称的十指在桌面上整齐地交叉一起,当我同现实的距离拉长之时,那手指看上去仿佛精巧的工艺品。

接着,他微微一笑,笑得十分恬静。

“开玩笑,”我也轻轻笑了,“只是无端地想这么说一句,心血来潮。”

五反田把视线落在桌面上,看着自己的手指。“不,不是什么玩笑。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一件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我杀了喜喜吗?这是要认真考虑的。”

我看着他的脸。嘴角虽然挂着微笑,但眼神认真。他不是在开玩笑。

“你为什么要杀喜喜?”我问。

“我为什么要杀喜喜?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杀了她呢?”

“喂喂,说得我好糊涂,”我笑道,“你杀了喜喜,还是没杀?”

“所以我正在就此考虑嘛!我杀了喜喜,还是没杀?”

五反田啜了口啤酒,把杯子放在桌上,手撑下巴。“我也没有把握断定。这么说,你以为我发傻吧?可确实如此,没有把握断定。我觉得好像是自己杀了喜喜。在我房间里掐住喜喜的脖子,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呢?我为什么会同喜喜单独在那房间里呢?本来我是不愿意单独在一起的呀!不行,想不起来。反正同喜喜两人在我房间来着。——我把她尸体开车运到哪里埋起来,运到一座山里。然而我不能确信这是事实,不认为这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只是一种感觉,无法证实。这点我一直在想,但是不行,想不明白,关键的东西已经消融在空白之中,于是我想找出某种具体证据。比如铁鍬,我埋她是应该使用铁鍬的,如能找到铁鍬,就可以认定为属实。但同样落空。我又试着整理支离破碎的记忆。我在一家园艺店里买了把铁鍬,挖坑把她埋起来,埋完把铁鍬扔到了什么地方。有这种感觉,但具体情节则无从想起。到底在哪里买的鍬,又扔在哪里了呢?没有证据。首先,我把她埋在什么地方了呢?只记得埋在山里。像梦一样零零碎碎。话头一会儿跑来这里一会儿窜到那里,错综复杂,不可能循序渐进顺藤摸瓜。记忆是有的,但果真是客观记忆吗?还是事后我根据情况自行编造出来的呢?我总有些怀疑。同老婆分手之后,这种倾向越发展越严重,弄得我心力交瘁,而且绝望,彻头彻尾地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