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美人歌歇(第3/27页)

来到满城江宁将军署外,阿芝道:“那是邵公子的随从吧?看来他人已经到了。”又道:“你们二位就先等在这里,等灵修小姐出来时,再见机行事。”

曹湛满口应了,阿芝遂自行进去。

过了一会儿,果见灵修兴高采烈地出来,邵拾遗陪在一旁。灵修一眼看到曹湛,假装意外,叫道:“曹总管,你怎么在这里?”一边招手,一边连使眼色。

曹湛只好咳嗽一声,上前道:“我与黄兄专程来探访灵修小姐。”

灵修笑道:“多谢,二位有心。对了,我正要陪邵公子去游明故宫,既然撞上,不如一起去吧。”

邵拾遗忙道:“明故宫非等闲之地,岂是人人都有资格进去?”

灵修笑道:“邵公子不也是人吗,你能进去,为什么曹总管和黄公子不能进去?就这么定了。咱们走吧,听说那里老大老大,可是要逛上半天呢。”朝曹湛得意一笑,抬脚便走。

邵拾遗走上前来,冷笑道:“曹总管,你可是好福气。我是因为救了灵修,江宁将军才破例同意我入明故宫看看。你倒是好,一个‘撞上’,便捡了个现成的大便宜。”

曹湛拱手道:“我自知今日完全是沾了邵公子的光,多谢。”

邵拾遗冷然哼了一声,自去追赶灵修。

黄海博摇头道:“邵拾遗这个人当真不简单,他明知你我二人对其恶行一清二楚,还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

金陵是六朝古都,大明立国时,已有颇具规模的宫城,但明太祖朱元璋却不肯就地利用六朝宫城,打算另起新宫,主要是担心旧宫风水不好,害怕重蹈之前王朝短命的覆辙。开国功臣刘基奉命为新皇宫选址。经其人勘测,宫城位置宜在钟山“龙头”之前,因此处有“帝王之气”。

江宁省城图局部

刘基选中的风水宝地,正是燕雀湖所在地。

燕雀湖因在钟山之南,原名前湖。燕雀湖的名称始于南北朝,当时梁武帝主政,其长子萧统谦恭好学,笃信儒佛,尤好文学,深得梁武帝宠爱,被立为太子。萧统三十一岁时,游玄武湖时不幸失足落水,虽然被及时救了上来,却因此而感染了风寒,最终不治而死。

太子早逝,令梁武帝悲痛万分。下葬时,特意将太子生前珍爱的琉璃碗及紫玉杯陪葬。琉璃碗为西域进贡之物,在当时极为稀见,被视为稀世珍宝。有名参与了营葬的太监见财起意,在某一夜,私自盗掘了萧统墓。

那太监取得琉璃碗等珍宝后,立即转身逃走。到护城河上朱雀桥时,天空中忽然飞下来无数燕雀,一齐扑击太监。这一罕见的现象引起了巡逻卫士的注意,太监盗宝之事由此败露。

梁武帝得知燕雀主动护卫太子陵墓一事后,非常惊异,诏令重新整修太子墓。封墓时,又有数万只燕雀衔泥飞来,筑起高大的墓包,并且日夜盘旋绕飞不已,守护着太子墓。由于太子墓在前湖边上,因此时人便称前湖为“燕雀湖”,又名“太子湖”。北宋诗人杨备有诗云:

平湖岸侧见高坟,万土衔来燕雀群。鉴面无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储君。

历史上的燕雀湖颇负盛名,周围约三十里,面积很大。湖边芦苇丛生,各种水鸟常栖息于此,湖水与钟山交相映衬,一派生机勃勃的雄姿秀景。

就修建宫殿而言,燕雀湖地势低洼,又距离外城太近,战时易受城外敌军威胁,绝非理想地点。然而,就因为刘基判断此地为“龙头”宝地,美丽幽静的燕雀湖从此消失不见——

为了修建新皇宫,朱元璋调集几十万民工填湖。由于湖广势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故金陵民间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

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后,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无数密集的木桩,上盖巨型条石,然后再在上面建造宫殿,并铺盖砖石结构的大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