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词籍卷(第47/55页)

此外诸文,论及周邦彦、刘龙洲、张志和,也论及宋人的咏物词。这些文章,都有各人的心得。

《苏轼初期的送别词》的作者西纪昭是日本汉学家,译者孙康宜女士是台湾学者。现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著有《晚唐至北宋词学发展史》(英文本)。此译文曾发表于台湾出版的《中外文学》(1978年10月),我们据以转载,以介绍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

张炎的《词源》是宋人所著词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其上卷中有《讴歌要旨》歌诀八首,论到唱词的方法。这八首歌诀,因为词的唱法早已失传,故现在已很不容易了解。四十年前,冒鹤亭曾作过注释,词学界似乎无人议其是非。赵尊岳(叔雍)是况周颐的门人,旅居新加坡时作《玉田生〈讴歌要旨〉八首解笺》,对这八首歌诀作了新的注解和笺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又作了些字义方面的补充。此两文均发表于《词乐丛刊》第一集(1958年香港版),我们现在据以转载,供国内词乐研究者参考。

汪旭初(东),龙榆生(沭勋),都是著名词人,也是词学研究者。他们故世多年,遗稿颇有散失,我们正在搜集他们的遗著。本辑发表了两篇,都是值得珍视的。《支机集》是差一点就会亡佚的明末词集,船子和尚的拨棹子三十九首,一向没有人发现,我们作为词学文献分期发表,使它们得以广为流传,不至绝迹。

本辑文字,长达万字以上者,仍然较多。我们希望寄稿作者,尽量约束,不要冗长,使我们便于增加篇目,充实内容。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5)《词学》第三辑编辑后记

今年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其年)逝世三百年纪念,又是黄景仁(仲则)逝世二百年纪念。马祖熙同志研究陈维崧的《迦陵词》多年,已完成了一部《迦陵词选笺注》,另外为本刊写了一篇论《迦陵词》的文章,以作纪念。关于黄仲则的纪念文字,未有人写,我们印了他一幅词稿手迹,这是黄氏后裔葆树同志供应的。

这一辑论述的重点是关于清代词派及词人的研究。编者并未预定集中关于清词的论文,但各方面送来的恰巧都是研究清词的成果,由此可见清词已引起了词家的重视。《张惠言词选述评》作者饶宗颐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于词学有深湛的研究,著作甚多,本刊第二辑已转载过他的一篇关于张炎《讴歌要旨》的文章。本辑这一篇是初次发表。

钱仲联教授的《光宣词坛点将录》三易其稿,方才写定,可与汪辟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媲美。“点将录” 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一种形式。

本刊《词苑》一栏,选稿并不从严,但希望不要有不合声律的作品,也不要有非常迂腐或幼稚的作品。年来我们收到词作甚多,可选者实在无几,极为抱歉。老一代词人寄来的词作,很多是数十年以前所作,我们也不欲选录,希望以后能寄些新作来。

本刊收到投稿甚多,拟选用者当即通知作者,希望不要再向别的刊物投寄。本刊编辑部人手少,凡寄来短稿、油印稿、复印稿及词作,如不选用,亦不退还,请原谅。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6)《词学》第四辑编辑后记

本辑内容,仍与以前三辑保持一致。“论述” 与“文献” 两部分是本刊重点内容。香港中文大学罗忼烈教授给我们寄来了《清真词与少陵诗》一稿,细致地阐发了周邦彦词所受杜甫诗的影响,这是研究周词的一个新的角度。

盐城周梦庄同志研究水云楼词人蒋鹿潭多年,著有《蒋鹿潭年谱》,油印流传已久,今交本刊发表。周老并以家藏蒋鹿潭画像及水云楼图交本刊制版印行,也是词学重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