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6/6页)
“嗯,这我知道。我查过资料。当时只是在报纸第三版最底下刊登过一小段。”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次我侄子回来反倒比他失踪更让人感兴趣呢。”
“这就类似于‘狗咬人’和‘人咬狗’之间的差别了。每天都有人死,可是能够起死回生再重归故里的人,数量是少之又少,对吧,阿什比女士?虽说现代科学发展神速,但是死而复生却仍旧是轰动性的新闻。这也是《号角报》感兴趣的原因。”
“可他们又是怎么打听到的?”
“什么打听!”麦卡伦故作吃惊地说,“阿什比女士,难道你就看不出这都是我辛辛苦苦发掘出来的第一手新闻吗?”
“你是说你要把这故事卖给《号角报》?”
“当然啦!”
“麦卡伦先生,请你务必不要这么做。你也千万不能这么做。”
“这么跟您说吧,阿什比女士,”麦卡伦先生耐心地说道,“我已经同意不拍照片了,我也尊重我们彼此达成的协议——我是不会偷偷摸摸地在村子四周潜伏、趁这位年轻的先生不注意的时候偷拍他的。我不会干这档子事情的——但请您不要让我放弃这个难得的第一手新闻。毕竟,这可比什么《伦敦日报》上的独家新闻靠谱多了。”可看到碧仍旧苦口婆心地请求,他又犹豫了,旋即补充道,“就算我不把故事卖给他们,他们的助理编辑也会从《韦斯托弗时报》上把消息剪辑下来,然后贴在自家报纸的头条新闻上。这样,你们讨不着任何好处,我也失去了个牟利的好机会。”
“哦,天哪,”碧叹息道,心里明白他说的都在理,“我想,这大概是说,从伦敦会有一大批记者蜂拥过来啦?”
“嘿,不会的。只有《号角报》的人。如果是《号角报》的独家新闻,别的报社就不会来叨扰您了。还有,不管他们派谁来,您都甭担心。据我所知,他们都是从牛津大学的贝列尔学院毕业的,个个训练有素。”
说够了英国的报社,麦卡伦环视四周找了自己的帽子,准备起身告辞。
“十分感谢你们,特别是您,阿什比先生。感谢大家告诉我这么多珍贵的信息。但愿我没有占用你们太多时间。请允许我向你们表达我衷心的祝贺——恭喜大家久别重逢,”——话说至此,他那双淡蓝色的眼睛迅速地看了看西蒙——“感谢大家的好意。”
“你家离这儿很远吧,麦卡伦先生?”碧一边客套地提问,一边送他到了前门。
“家?”
“你苏格兰老家。”
“哦,我明白了。您怎么知道我是苏格兰人的?嘿,肯定是因为我的名字吧。是啊,格拉斯哥[5]离这儿可远啦,不过也就是从这儿到伦敦那么远。假如我要去一家英格兰的报社工作,那就得了解些……了解些……”
“本地人吗?”碧提示道。
“当地风俗,我刚是想说这个的。”麦卡伦煞有介事地说道。
“你没开车?”碧看着门前空空如也的弯路问道。
“我把车停在车道下边儿了。我是从来不会冒昧地把车停在陌生人家门口的。”
话音刚落,这个小个子又出乎意料而又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然后戴上帽子走远了。
[1] 亚历克·莱丁厄姆:亚历克·洛丁的家名。
[2] 觉醒的赫里沃德(1035—1072),十一世纪时抗击诺曼征服的地方首领。事迹多见于文学作品与民间故事之中。
[3] 传闻是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中最好的骑手。他们居住在落矶山脉东部的大平原上,总的来说是个尚武好战的民族。
[4] 在近100年的时间里,“哈维·克里平”这个名字成为最可怕的杀人犯的代名词。他被指控毒死并肢解他的英国妻子而被处以绞刑。
[5] 苏格兰最大城市,英国第三大城市。位于中苏格兰西部的克莱德河(R. Clyde)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