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离归(第2/5页)

屈原一惊,抬头看着楚王,却见楚王道:“成大器者,有几人不历艰险磨难?死有何难?不谷身为一国之君,所遇挫折比你不啻百倍。不谷若一死了之,我楚国江山该当如何?我百姓又当如何?”

屈原怔怔,半晌方垂头道:“灵均受教。”楚王默然坐了片刻,随即轻轻起身道:“明日县署见。”

楚王一回到住所,陈轸便急切迎过去道:

“大王,阳角死了。”

楚王一怔,不由停下脚步,又听陈轸道:“必是有人要灭他的口。如此更能确定,此事必有隐情。只是阳角一死,这唯一的线索又断了……”

楚王略一思忖,淡淡一笑道:“这是坏事,亦算是好事吧。”说罢无奈一叹,也不理他,便自去由木易侍着净面更衣了。

楚王几乎在看到屈原的第一眼,就断定他必蒙冤,他就是空谷中的幽兰,楚王心中早有自己的主意,刚刚听说阳角之死,便觉得此事更不简单。

次日,之前拦路鸣冤的百姓都已被召至县署。而县署门外,亦是满满当当地挤着权县百姓。楚王端坐堂内,木易垂手侍于一边,景颇、陈轸、子尚列立堂下。

“带屈原。”楚王沉声道。

话音刚落,两名宫卫即将屈原押了上来。

屈原落落向楚王站定,伏地一拜道:“鄙臣拜见大王。”

“请起。”楚王静色道,语气中有一丝柔情,竟引得景颇心中一惊,不禁抬眼看向楚王。

“屈原,有人告你瞒报户数、贪墨例钱,可有此事?”

屈原浅浅一笑,一拱手道:“屈原为官,为君为楚,忠心不二,绝无贪墨例钱之事。”

“例钱由你房中搜来,如何解释?”

“县署人尽皆知,我刚刚回来不过几日,例钱在我房中发现,却有谁看到是我搬进房内?”

此言一出,景颇自是耐不住了,他不曾想到屈原如此磊落无惧。

“屈县尹,这权县库房,只有你与阳角有钥匙,如今税金在你房中搜出,你这轻描淡写就想赖过,恐怕没那么容易!”说罢,景颇向楚王一拜道,“屈原贪墨,事实清楚,请大君明断,以警后人!”

屈原看也不看他,只静色道:“大王明察秋毫,必是看出此事不过有人别有用心,假阳角之手陷我于不义。”

景颇冷哼一声:“现在阳角已死,自然任你描说,谁却知道,是不是你暗中指使,将证人灭口。”

“那谁又知道,是不是那幕后黑手,眼见此事泄露,才下毒手。”

堂外有百姓叫好,景颇哑然。

“来人,将那些农奴都带上堂来。”楚王静色道。

屈原一怔,就见宫卫带着勇伢子等十余名农奴鱼贯而入。

“莫愁!”屈原大吃一惊,见她男装打扮,行至最前列,带众人齐齐跪下。

“拜见大王,求大王还屈大人公道!”莫愁朗声道。

楚王看着跪倒的一片百姓,不由心中唏嘘:“这请愿书可是你们所写?”

莫愁点头道:“正是,由小民起草,识字者签名,不识字者按指印,皆出于自愿。”

楚王颔首,又问:“请愿书上所言,俱为真实?”

莫愁笃定道:“句句肺腑。”

景颇不耐,上前一拜道:“大王,这尽是一面之词,不足为信啊!”莫愁回头狠狠看他,景颇不知为何,心中凛然一惊。

这时,陈轸出列道:“大王,昨日鄙臣俱已查明,请愿书所言句句属实。”

楚王心中一笑,颔首道:“陈爱卿为当朝廷理,依你看,此案如何判定?”

陈轸略一思忖,娓娓道:

“屈原贪墨例钱一案,虽有证据,但缺乏证人,无法佐证屈大人确有贪腐之实。况且,屈原在权县为官期间,深受百姓爱戴。论过,难以定论;论功,则事实俱在。”说罢,陈轸回头看向屈原,沉声道,“鄙臣以为,就论此事,功过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