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漠北省(第4/5页)
而这一系列物资中转站以及运输车队都是建立在大楚帝国的强大国力上的。
只有拥有了强悍的国力,才能够能够动员数十万人在后方持续运输物资,并且能够承受得其如此漫长距离的物资运输过程里的庞大损耗。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里对北方草原或者西域地区的征战,基本都出现在王朝统一,发展民生数十年之后的时期。
因为王朝初期的时候,经过稳定发展数十年后,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承受得起大损耗的对外征战。
国力稍微差一些,都是不可能承受得了这种规模的损耗的。
嗯,哪怕是大楚帝国其实也是在统一关内地区十多年后,击败东掳十年后才发动对准格尔的灭国之战。
在十几年时间,就是大楚帝国发展民生,积蓄国力的时候。
你让大楚帝国在十几年前就杀出嘉峪关和准格尔玩决战,倒也不是说不能打,而是得不偿失,会极大的拖累国内民生的发展。
钱粮是有限的,你用来打仗了,那么国内发展自然也就被拖慢了。
而现在,大楚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工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工业又带来了农具等提升,同时国内持续稳定局势,人口逐步增长,劳动力增加,持续开发的荒地越来越多。
这些最终带来的就是大楚帝国的国力对比统一初期,至少是翻了好几倍。
这从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就能够看的出来。
击败东掳的时候,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也就大几千万而已,但是后面逐年增加。
到现在已是达到了两亿楚元之巨,并且还在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中央财政为什么能够增加这么多?就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更高了,而且还是翻倍的提升所导致的。
拥有强悍国力的大楚帝国,才能够支撑得起来二十万大军在前线作战,才能够支撑的起来第二骑兵军这种骑兵主力部队深入西北方向的草原作战一年甚至更久以上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这种底气,大楚帝国才干发动针对准格尔的灭国之战,以求收复西域地区啊。
一切的底气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
————
进入七月后,第二骑兵军还在漠南蒙古西部地区继续晃悠,不紧不慢的持续压迫敌人的活空间,并且掩护后方的工兵和步兵等部队里在部分战略要地修筑要塞堡垒作为物资中转站。
既然准格尔人不跑过来,他们自然也是不忙着打,就这么逐步推进,然后掩护后方建立堡垒,完善后勤补给线。
于此同时,漠北方向也有两万多楚军,即第六骑兵军向西推进,这个第六骑兵军的前身,其实就是漠北蒙古诸部联军。
不过现在称之为漠北蒙古诸部已经不适合了,因为经过十几年的同化,再加上大楚帝国的强大吸引力还有俄罗斯人的持续带来的压力,漠北蒙古诸部落的头领们早已经认清楚的现实。
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帝国册封的爵位,然后携带一家老小在金陵城定局,还改姓易服认祖归宗……
这些穿起了汉服,留起了长发的人,已经看不出来是什么蒙古贵族了。
甚至现在你要说他们是什么蛮夷之类的,人家能跟你当场翻脸……老子可是正儿八经的炎黄子孙,可不是什么蛮夷。
部落里的领头贵族们都跑路去金陵享受花花世界去了,剩下的普通牧民们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接受了帝国的行政统治。
如今漠北地区的各部落已经全面接受了帝国的行政化改造。
帝国在当地设立了漠北省,派遣了巡抚驻乌尔格(库伦),并设立了大小五府,府之下还有县、镇各级行政机构。
并效仿漠南省、辽东省辽河套地区以及甘肃省漠南西部地区等地的游牧民族,采取定牧的方式进行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