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9页)

天齐国科举的时候,也是五选一,或者五选二。

到时候会出五道题,选自己攻读的方向写即可。

乙等堂其他学生,包括过了县试的另外两个学生。

他们都在夫子跟博士的引导下,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方向。

纪元年底才升堂考,年后刚进乙等堂便考县试,根本来不及选择。

所以,纪元还要先选科目,再分老师。

原本以为纪元还要纠结一会,但他直接道:“春秋跟礼记吧,这两本我也学得相对也好。”

他的《春秋》是跟罗博士学的。

《礼记》师从殷博士。

选这两门最为恰当。

负责冲刺班的严训导道:“当真?这两本是五经里最后的,春秋更是微言大义,确定要选?”

纪元点头:“周易等书也没简单到哪去,我就选这两个吧。”

听到纪元的选择,两位博士自然高兴。

自己喜欢的学生选择深造他们的学问,肯定是好事。

科目确定之后,十二个学生都有了自己专门的老师,按照大家的选择坐到一起,同样科目的还能共同交流。

其中李锦选的是《诗经》跟《礼记》,学礼记的时候,他们所有选择这个科目的学生都会讨论。

蔡丰岚选的也是《诗经》,另一门则是《春秋》,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

天齐国规定的府试的考试内容,跟县试大致相同。

以四书为重。

五经只做两题。

但这两题占比也不小,故而必然要重视。

县试放榜的当天下午,冲刺班学生都已经恢复往日的状态。

读!

往死里读!

不读书怎么能行。

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必须好好读。

再想到他们县超高的录取率,说明自己的机会很大。

一般来说,府试的录取率在百分之十,他们这十二人里,有一两个就不错了。

往年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录取率极高,毕竟是跟建孟府所有人比,只要比其他人拔尖即可。

但今年参加府试到底有多少人,那还是未知。

他们正荣县这些年才恢复生气,虽然县试的人数已经从三十多上升到八十多。

跟其他地方比,却是少得很可怜。

听说江浙有些大县,单参加县试的,就有上千人,县试过关的人数,也在七八十。

七八十人,跟他们报名人数差不多了。

殷博士道:“咱们人少,但咱们质量高啊。”

“你们这十二人,说不定能突破前年过府关的人数。”

前年十个人里面,有七个人过了府关,成了秀才。

今年要是突破,那至少要考到八人以上。

他们真的可以吗?

不得不说,大家确实被鼓舞到了。

学,马上学。

特别是以前未在县学的两位学生,他们在自己的私塾里,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平日只觉得读书孤独得很,好像只有自己在认真学习。

来到冲刺班之后,所有人都是这般,甚至比他们还要认真。

这样的氛围,只会让他们更加用心。

冲刺班这个名字也是越喊越顺口啊。

大家已经默认了这个名字。

二月十四下午,外面还在对县试成绩议论纷纷,冲刺班学生已经坐定。

参加县试,也让他们对府试有了些自信。

至少知道了流程,更知道每场都要考什么。

除了每日必做的五经之一外,四书更是重点。

四书夫子将生僻字,难解的字词,以及有异义的词句再次拿出来反复背诵。

也有人说,这些学生学了那么久,为什么还有疏漏?

其实看平时上学就知道了。

看似也就那一本语文书,一学期反复背诵,能考满分的又有几个。

四书夫子不仅在讲这些生僻的内容,每讲一处,再加上其他大家对此的理解,更有各家名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