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场遇周维(第3/5页)
小河却自知周维并不记得五年前那晚偶遇的白T女孩儿,当然也不会辨认出邮件列表中一串英文字符与她之间的联系。她也没打算提当年初识。
需要做个正式的自我介绍吧,“是的,周总,我是世纪资本的江小河。”小河依稀了解世纪资本与元申集团的过节,但自报家门是礼貌。
“哦,世纪资本”,在周维眼中却捕捉不到任何波澜,声线依旧温和,“走吧,天要亮了。”
她自知做不到没话找话,索性裹紧羽绒服,步履加快,跟上周维步伐,并肩向机场出口走去。
“资本逐利,亦要有义”,周维放慢脚步,缩小步距,就着身边这个寡言的瘦小女生。“如果有什么人生契机能点燃一代人的激情,可以让年轻人对自身和未来保有期望,那就是创业。而投资不仅仅要追求利益,也是助力创业的加速器。”
小河听惯了大佬们讲大道理,即便这“道理”从周维口中道出,她也本能地想要拗一句,“不过,大多数人会以创业失败收场,“死”得很惨。投资人的成功是博概率,而创业者的失败往往伴随着满盘皆输。”
周维忽略小河的小傲娇,“创业失败,并不代表人生失败。”
两人的正前方正是机场大幅广告,两人抬头,居然同声念出这句广告语,“人生每一步路都不白走。”
话音落下,这两人短暂对视,赶紧各自收回目光。小河抿下薄唇,一丝娇羞袭上脸颊。
两人步行至机场出港处,周维的司机已经等候多时,他接过周维的行李,安静地走在前面。小河了解与周维交流的时间不多,但无奈仍敲不开发木的脑袋,找不到合适的搭讪话题,很快两人便走到了电梯旁。
两人去往不同楼层,小河看着周维步入电梯。
电梯门关闭的那一瞬间,小河心下空落,又无奈:自己到了需要社交的时候就拙嘴笨腮,无解。换做他人,比如那个唐若,即便没跟着大佬周维谈成生意,也至少交换联系方式,并巧笑倩兮地埋个二次见面的机会。
十分钟后,已是凌晨两点。周维微阂双目,靠在舒适的椅背上。
刚刚的女孩儿前一刻明明面对一个小创业者爽飒利落,侃侃而谈;后一刻面对自己却又沉默少言。有趣。
这么个瘦削的女孩儿却裹了那么个大廓形的黑色羽绒服,这一回想,女孩儿小麦色的脸庞,天生俏皮的薄唇又浮现在了周维眼前—她叫江小河。
她也在世纪资本工作,真是巧。小河也终于坐上出租车。
出租车师傅看来跟小河的爸爸年龄相仿。
小河的父母都是东北老国企的普通退休工人。爸爸性格温吞,年轻时有些小情调,喜欢看诗写字;妈妈能干利索,操持家里家外。爸爸本想将宝贝女儿养成个精通琴棋书画的大家闺秀,谁知道她生来不是个乖俏的主儿,打小儿就上房揭瓦,如男孩儿一样溜冰、瞎跑。上学后又偏科严重,语文作文篇篇是老师口中范文,数学勉强中游,但奈何物理化学一塌糊涂,成绩一直令父母提心吊
胆。好在高三总算发愤图强上了北京一所二本学校。一步一步,居然远超父母所期,在北京站住了脚,而且还进了投资界这个听来充满金光的行当。
闪烁的霓虹不停地掠过视线,滟滟的流光映上车前玻璃。凌晨的北京城,在层层叠叠的灯光下,显露出与白天的繁忙熙攘全然不同的目眩神迷,好似罩了一层海市蜃楼般模糊的光影。
这一年终究还是要过去了。
之前若是谁说女人到了三十岁就如同逐渐枯干的玫瑰,小河都会不屑地怼回去,再有韵律地甩下她的短发。而今时今日,小河是真切地感受到这三十岁当真就是女人的坎儿。她过往通宵工作从不觉得累,而现在却觉得全身骨头几乎散开,头疼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