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七章 以毒攻毒(第2/8页)

这样的例子我们见过太多。往小了说,冰毒会让你长时间集中一件事情。打个比方,你戴眼镜,坐在我对面,我觉得你眼镜不干净,我就克制不住要拿过你的眼镜帮你擦,一擦可以擦数个小时;宠物狗从我旁边走过去,我觉得有毛发黏在我的舌头上,我可以反复不停地揪那根儿并不存在的毛,把舌头揪下来都有可能;我看着地板不干净,总觉得有水印,我就能拿墩布连续拖地十小时;等等。

往大了说,冰毒会让你易受惊,加大攻击性。有几起案子都是这样,嫌疑人吸食了冰毒,开车上路,造成重大车祸或者碾轧事件,事后我们问他们,他们就觉得有人追他们,有人要杀他们。

其实早在20世纪,就有专家断言说,冰毒一旦被世人所认识、所接受,其危害将比当前任何一种毒品都可怕,到21世纪,世界毒品将是冰毒的天下,它将替代海洛因成为重要的毒品。现在看来,一语成谶。

我姐姐家庭破裂的根源就是毒品,所以我接到这个案子之后特别恨,也特别激动,就想把他们一锅端喽。首都北京,岂容你们放肆?我一直觉得贩毒的这伙儿人肯定是沿海流窜过来的。后来结果教育了我,北京、北京人,没我以为的那么安分。前有中俄列车大劫案,后有这起虎牌冰毒案,挺狠的。不是我们小时候碴架那种义气的狠,是他妈对金钱追逐不择手段的狠。北京有最好的资源,你想干吗都特别顺,但偏有人就要走捷径,能快速发财的生意都被写在《刑法》里了,就有人敢以身犯险。

主犯李保、张起,他俩当时要让自己的毒品在北京畅销,要在全国创造什么虎牌冰毒,每个冰毒都贴一个虎牌标志,打品牌。就这么猖狂。

我们从一个小女孩身上得到的线索,Banana那种地儿嘛,都是年轻人去玩儿。这个小女孩儿给我们提供了贩毒的中层那伙人的信息,我们当时就把其中一个给抓了。在侦破的过程当中发现,毒品源太大了,我们就开始对案子进行经营。怎么叫进行经营?就是我们抓到人,我们把他发展成我们的特情也就是卧底,他们胆儿大嘛,让他们把里边所有的贩毒系统还有脉络给它搞清楚。

这个冰毒是怎么来的,怎么分销的,他上线是谁,下线是谁,整个脉络。现在是不许了,特情卧底都不让用了,变数大,有时反而会被犯罪分子利用,没成事儿还坏大事儿。

当时李保、张起是北京的80后,孩子不大,那会儿不到20岁,但是他们的冰毒影响到北京市好多年轻人,那个年代的冰毒是他们带起来的。当时那个年代,玩毒的人,全都是高层,没有底层的,老百姓玩儿不起。全是有钱人,高干子弟,侦查的过程中全碰到过,包括一些明星。这也是我姐夫误入歧途的原因。有钱。

这个案子上来之后,我就开始参与这个案子。侦破的过程中,全是我们的特情跟着做,他卧在这里边跟他们进行交易,最后我们想办法把团伙干掉。到现在来说参与贩毒他是违法的,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办法,警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没有什么指证,他卧不进去,你打不掉的,让他进去之后,咱们有一些东西是明知违法也得去做的,两难。

抓捕他们两个倒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卧底给我们提供李保和张起这两个人的信息,他们从广州把冰毒拿过来,拿过来之后,再进行销售。我们就是把人约到一个地点,指定地点,李保、张起直接就让我们给摁了。抓的时候他们开了一辆宝马黑4,我们在车后备厢里头发现了毒品,2公斤。

这个案子不算复杂,可裹在里头的人,非常复杂。

这里边有一个人的媳妇儿叫李丽。那女的我一同事认识,突然一下出来这事,他都不敢相信。为什么?李丽的爸爸妈妈都是高官。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