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及番外计划(第15/31页)
也是靠着第五伦鼓励青州海民频繁出海,同时派人勘察沿海情况,中原人才搞清楚,虽然肉眼是很难看出来,但海水像陆地上的河流那样,长年累月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这就是“洋流”。
而出琅琊后,正好有一条“黄海沿岸流”,终年向南流动,让舟师能够缓缓向南——现在黄海从未经过黄河水注入,还清澈碧蓝。
船队在领航船引领下,避开险恶的暗礁,却也不敢离开这条海流,深入大洋,哪怕有罗盘导航,剧烈的海风常常会将船队吹散。最好保持着能远远望见海岸线的距离,第五伦让人在徐、扬两州沿海修筑烽燧,作为灯塔,但船队仍不敢在夜间航行,遇上气候不好时,也只能靠岸躲避。
好在海船速度比陆上行军快数倍,第一日泊于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次日泊于赣榆县,第三日便出了琅琊地界,前方出现了一片山海连绵的奇观,这是一座孤立海中的大岛,名曰“郁州山”(江苏连云港)。
数不清的海鸟盘旋于岛上,偶尔见到的沙滩上,趴着肥硕的海豹,一座崭新的小渔港位于背风处,朝廷官吏与数百名戍卒海民驻守于此,负责为船队补充淡水。
在郁州山稍事休整后,船队再度出发,又行三日,越过淮河口,抵达临淮郡的海港:盐渎县(江苏盐城)。
顾名思义,盐渎县的主业便是海盐,不过张宗没看到浓烟滚滚的煮盐,反而遥见岸边一块块铺满白色颗粒的盐田,连绵成片……这也是魏皇令人开发的新工艺,据说能省费用数倍。这导致淮盐成本大减,原本只销于徐、扬,再往外就竞争不过青州盐,如今却能一路销到洛阳、长安去。
据说,这件事逼得齐地私盐贩子纷纷破产,也不得不效法同行,下海寻找新商机。
船队在此补充食物、淡水时,张宗竟从本地盐监口中,意外得知了长江上的战况。
“本月初,车骑大将军已破濡须坞,将军竟不知?”
“何其速也!”
张宗大惊,第五伦的诏令里讲过作战计划:一月份,耿伯昭先从巢湖出兵,击破濡须口,淮南水师与吴国舟师对峙于长江上,张宗则乘机一路南下,越过长江口,奔袭会稽句章港。二月份,张宗于句章登陆,扬、荆的二十万魏军也将一举渡江,打响灭亡刘秀的最后战役……
然而短短数日,小耿就提前完成了任务,而海上舟师还没摸到长江口。
盐监说,是因为皇帝派出神机旅,炮轰濡须坞,吴军不敌败退之故……
“原来如此,若我也能得火炮之利……”张宗心里不是滋味,他的舰队,船上竟未装备火炮。
因为第五伦认为,战斗并非海上舟师的主业,刘秀的水师集中在长江,张宗南下时,不太可能遭遇大敌。他们的主要目标,是直扑会稽句章港,登岸作战,深入吴会,配合车骑大将军的东路大军,堵截刘秀残部南逃——根据绣衣卫细作,以及江东内鬼的情报,自去年以来,刘秀屡屡将重臣调往会稽以南的东瓯、闽中,岭南就更不必说,似乎真有不敌时南迁之态。
张宗有些着急,匆匆在盐渎补充,打算扔下伤病后,立刻启程。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自此往南,再无补给点,他们必须在船上待整整六天!穿过长江、钱塘江两条巨大的江口,出现在敌人大后方!
然而就在船队起锚时,昨日上船拜谒的盐监又来了,满脸喜色,告诉张宗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大捷,大捷,刚得到广陵消息,说东路军,已横渡大江,攻入江东了!”
海上明明是风平浪静,张宗却差点在船头摔倒,说好的二月份才渡江呢?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是魏军常态,打不打,怎么打,什么时候打,抉择权在方面之将手中,不需要严格按照第五伦皇帝的时间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