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5/11页)

然后,她有模有样地学起了音响。在我跟她交往的时候,有一次去给她帮忙,看了她工作的整个过程,那可真是一个毫无回报的工作啊。首先,音响师要按照剧本提示的前后顺序,遵照导演的意图,把所有的声音素材全部搜罗回来。这包括烘托气氛的音乐、安静的音乐、在日本基本不会出现的枪击声、蜂群飞舞的声音和很抽象的攻击的声音等等。有时候剧本出来得很晚,会被要求在一个小时之内,即便是临时对付,也要马上就弄出某种类似什么的声音。

当演出的排练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排练场地内就会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简易的音响台。音响师将在那里配合着演员们的表演通过按钮发出声音。导演会说这里的音质好像有点不对、时间上有点错位什么的,再把改进的方法记录在剧本的复印件上。

相对做音响来说,做音乐的还会好很多,因为至少名字会印在宣传单上,而且在排练现场播放音乐的时候,作曲和编曲还会得到大家的夸奖,比如“这曲子真不错啊”。可是作为音响师却几乎听不到这种夸奖,顶多是得到一个认可,被导演说一句“这里这样就OK了”。

而且,到了正式演出的时候,音响师往往和灯光师一起被塞进剧场后面楼上的一个狭小房间里。坐在一张小桌子前,有一盏小灯会一直垂到面前,人就像头上长了发光触角的安康鱼一样。音响师要打开那个标满了各种记号的剧本,在关键时刻准确地发出声音,并通过音量调节钮来调整音量的大小。每场演出都要一秒不差地配合着演员的演出把剧本从头到尾过一遍,真是耐心可嘉。

而且,她们是绝对不可以出错的。这也可想而知。如果演员正“扑哧”一刀捅在对方身上,可这个时候响起的却是卖豆腐的叫卖声,那怎么能行呢?哈哈。一台戏都被毁了。

现场音乐会的话就没有那么严格。哪怕是要进副歌时贝斯手把和弦搞错了,或者是键盘手忘了转换采样的音色,只要乐曲在进行着总会有办法糊弄过去的。可是舞台剧如果发生幕后工作失误的话却是致命的。所以,她那时候经常说,演员的失误会让人觉得可爱,可我们的失误会让我们彻底失业。我的老婆还真会说啊!

去东京以外的地方演出的话,如果是商业演出还好,要是赶上那种小的剧场情况就十分糟糕了。我带着乐队四处走穴的现场音乐厅也是一样,乡下那音响设备真是一塌糊涂。歌手会埋怨说,这种设备贝斯的低音根本出不来哦!我只好糊弄他们说,没有贝斯不是也挺好的嘛。这种事情司空见惯,如果是舞台剧的话情况就更糟了。

用我老婆的话说,有时候扩音器的状况糟糕到了跟当地暴发户家客厅里的组合音响差不多的水平。当然这是个比喻,并不是真的就用暴发户家的音响,而是说有的时候会寒酸到那种程度。可是导演脑子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在东京看过了用好设备完成的公演,所以彩排的时候对音响的要求就会变得非常严格。导演就会一直说“这里声音太小了,音破了也没关系,把音量调大!”“这里应该更有张力的!不能再加些低音吗?”这样的话。总之,都是乡下的组合音响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要求。

可是,所谓的音响师,就是一群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追求完美的家伙。他们会用电脑鼓捣那些音像材料,直到做到最好。

虽然我们搞音乐的这个领域里的音响师们也有着身居幕后的某种尊严,但要比耐心和毅力的话,还是搞戏剧那群人更占上风。对他们真的除了尊敬就没有别的了,如果有人不尊敬他们,那绝对是被他们吓傻了。哈哈。除此以外,他们都很能喝,虽然偶尔也有例外。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