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文艺女青年(第22/25页)
在1993年,这是两个女人的爱情,也是两个女人的结盟,他试图带着她逃离男人世界,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是对当时的男权社会最大的叛逆和讽刺。女人们靠自己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她们甚至不再需要男人给的爱情和性快感的时候,她们就真的要摆脱男人们的控制了。汤姆之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女友爱上一个女人这个事实,是因为他深深地感受到羞辱,于是他向布兰顿开了枪。
看到布兰顿死的时候我是十分地震惊的,没想到事情是这样急转之下的结局。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也许每个人还没从对他的道德谴责中渐渐回过神来。这个瘦骨嶙峋的女孩子的肉体带着他的那颗执著而又痴情的男孩子的灵魂就命丧黄泉了。他没有来得及哭。
无论我当年在观影时是怎样地不能接受布兰顿,但是他的死依然让我觉得难过,不管怎样,他并没有伤害任何人,这样的一个人,是否就因为他和我们不一样,就要受到如此残忍的对待?。如果说上帝创造女人,那么布兰顿·蒂娜是什么?他是男人?还是女人?1993年,布兰顿·蒂娜的传记出版,引起了社会的争论,有人说他是同性恋,有人说他不是同性恋,是性错乱者,异装癖。而我想说,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正如传记的名字那样——All She Wanted,无论别人认为他是什么,他都只是他而已,他是谁,他爱谁,他想穿什么衣服,看上去像什么样子,都应该由他自己决定,不是由男人们来决定,不是由社会决定。他所想要的一切,只是做他自己而已。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在维基百科上为布兰顿·蒂娜专门开了一个词条。在所有的文字中,人们用代词“他”而不是“她”来指代这个年轻人。因此我也愿意在本文中,称之为“他”。这是他一生所愿,也是他为之而死的原因。
让妈妈来拯救世界吧
法国电影《花瓶》(中文又译《傀儡》)的故事发生在1977年法国北方圣·古都勒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里。身为富有的大资本家的妻子,由凯瑟琳·德纳芙扮演的普若夫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她每天健身,料理家庭琐事,喜欢美食与厨房,对孩子们无微不至地关怀,对脾气暴躁且霸道的丈夫忍耐顺从,虽然六十多岁还依然保持着优雅的风度和美丽,过着受人尊敬的名媛生活,但是儿子和丈夫的关系恶劣,女儿的婚姻也即将破裂,就连丈夫都公开声称她就是一个花瓶,告诫她不要进厨房、因为厨房是女佣的位置,不要去酒吧、因为那里也不适合她去,这让普若夫人感到烦恼,没有价值感地存在了几十年,找不到生活的位置。工厂本来是她父亲开办的,是当年她陪嫁时候的礼物,但是现在她却完全没有发言权,这一切只因为她是女人,女人的位置在家里,如果你不需要为家务操劳,那就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花瓶吧。直到有一天,工厂的工人开始闹罢工,丈夫被气得旧疾复发住了医院,普若夫人这个花瓶在危难时刻从家里搬到了厂里,暂时代替厂长的位置摆设一下,世界从此开始有了变化……
故事里的情节说起来其实哪一个都不轻松——罢工,谈判,男人乱搞,女人出轨,私生子,乱伦,儿女的背叛,公司内部斗争,政治竞选等等,这些都是严肃得让人容易剑拔弩张的事情。但令人惊讶的是,观赏这部电影的一个多小时却是一个令观众十分愉悦、忍俊不禁的过程。不仅仅如此,片中大量揉进的七十年代的时尚流行元素、经典音乐以及镜头温暖的色彩,都给电影加入了梦幻的色彩。然而如果你以为它只是一个拿政治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讽刺一下、逗大家乐一乐的肤浅的电影,那么你又错了。当剧中的人物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1968年法国五月革命里学生们在围墙上写下的那些著名的口号的时候,我的鼻子突然酸了一下,当电影中,儿子说“家长制已经结束了,过时了,我不想做一个反动的工厂主,我讨厌人剥削人”的时候,敏锐的观众会发现,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其实并不是借此片来展示资产阶级小资的生活情调,相反,他对社会和生活有着更深刻的反思,虽不高声喊,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彻底的离经叛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