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17/20页)

[424]朱本思: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江苏靖江人,王阳明弟子。

[425]南镇:浙江会稽山在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封为南镇。

[426]《大学》:“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427]《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28]邓艾民先生认为这里指的是陆元静“引犬上堂”之喻,见第一六〇条。

[429]《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430]周敦颐《通书》:“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431]邵雍,字尧夫,谥康杰,北宋著名哲学家,对于术数之学颇有研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等。

[432]《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33]参见第二三条注。

[434]朱熹《论语集注》:“极言其效之甚远而至大也。”

[435]吕大临《克己铭》:“亦既克制,皇皇四达;洞然八荒,皆在我闼。”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指代天下。闼(tà),门。意为天下万物全都在我的心中。

[436]孟子认为伯夷、伊尹、柳下惠以及孔子同为圣人而各有不同。伯夷是“圣之清者”,即十分清雅;伊尹是“圣之任者”,即十分有担当;柳下惠是“圣之和者”,即十分随和;孔子则是“圣之时者”“集大成者”,即能够识时务、随时遇而变的圣人。相比之下,伯夷、伊尹、柳下惠的圣德,只是某一种特定的品质。此外,在这里孟子还以巧比喻智,以力比喻圣。参见《孟子·万章下》。

[437]朱熹《孟子集注》:“三子则力有余而巧不足,是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

[438]语出《易·乾·文言》,意为具备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至高德性的圣人,能够在天地万物之先就通晓天道运作的规律,生于天地万物之后而行事却丝毫不违背天道。

[439]柴鸣治:王阳明弟子,余不详。

[440]《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41]语出《尚书·尧典》。四岳向尧推荐舜说:“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乂,即义。蔡沈注解认为“烝”是增进、发扬的意思,说的是舜让象接近道义,不至于做大奸大恶的事。王阳明认为“烝”是“薰蒸”的“蒸”,是舜用自己的义去熏陶象。

[442]《孟子·万章上》:“象往入舜宫……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443]《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意为:如果上天要赋予某个人重大的责任,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毅,使他具备不曾具备的才能。

[444]成,相当于现在的乐章。

[445]一个乐章演奏完转入下一个乐章即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