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13/20页)
[290]周敦颐《太极图说》:“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291]《河南程氏遗书》:“静中便有动,动中自有静。”
[292]语出周敦颐《太极图说》。
[293]周敦颐《通书》:“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
[294]《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遗民,靡有孑遗。”结合上下文意思是,旱情很严重,周的子民没有不遭遇灾难的,并不是字面意思“没有遗民”。
[295]元、会、运、世、岁、月、日、时、刻、秒、忽、微均是古代的计时单位,依次从大到小排列。
[296]语出《河南程氏经说》卷一。
[297]《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98]参见第一五〇条。
[299]语出《六祖坛经·行由品》,意为不刻意向善避恶,在自然的状态下体认本心。
[300]《庄子·天下篇》:“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
[301]常惺惺:禅宗语,意为保持清醒状态。
[302]断灭种姓:佛家语,意为使心灵处于死寂状态。
[303]客气:客与主对,心性主于内,客气散于外。
[304]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305]“更”通“便”。
[306]朱熹《中庸章句》:“聪明睿知,生知之质。”
[307]子房: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的重要谋士。仲舒: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叔度:黄宪,东汉人,自幼家贫,德行彪炳当世,有颜回之称。韩、范:北宋名臣韩琦、范仲淹,韩、范二人出将入相,保北宋太平,世称韩、范。
[308]伊:伊尹,商初重臣,辅佐商汤灭夏。傅:傅说,商王武丁时贤相;召:召公,文王之子,与周公共同辅佐成王。
[309]《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10]《河南程氏遗书》:“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311]《孟子·离娄上》:“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312]语出《河南程氏文集·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意为圣人的情感顺应万事万物自然而发,不会刻意动情。
[313]参见第七七条。
[314]语出《金刚经》。意为不执着于外物,心自然呈现。
[315]此段系钱德洪按语。
[316]《大般若经·法性品第六》:“天王当知:邪见外道为求解脱,但欲断死不知断生。若法不生即无有灭。譬如有人块掷狮子,狮子逐人而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
[317]语出《论语·子罕》。
[318]鹘突:糊涂。
[319]见于《启问道通书》。
[320]辛壬:辛巳年(1521年)与壬午年(1522年)。
[321]《尚书·洪范》:“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322]语出《孟子·告子上》。
[323]《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324]语出《论语·宪问》。
[325]语出《孟子·告子下》。
[326]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这是告子的观点,意为心所感受不到的事物,不要在形气上探求;语言所把握不了的对象,不要在心上探求。孟子赞同“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但反对“不得于言,勿求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