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八方风雨会琼崖(一)(第4/5页)
王秋一边在触摸屏幕上调整着飞艇高度和航向,一边不以为然地嘀咕说,“……再说了,虽然刚走的时候有点担忧,但后来我们仔细思考了一番,发现‘郭老板的老爹来广州看儿子’这种寻常家事,即使在明朝人眼里,似乎也谈不上什么值得到处去说的大新闻。即使有人从广州去了临高,也未必会提起这事,哪怕在茶馆酒店之类的地方说起这事,恐怕也没什么听众会关心——因为从人情上看,这事儿真的太普通了。如今的大明既没有新闻媒体,也没有狗仔队。等到这事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都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另外,根据郭逸和黄石同志的说法,临高元老院内部应该也没有安排土著情报人员,专门监视各位穿越者元老——因为这种对自己人不信任的态度,如果被捅出去的话,很容易被人误会是最高执委会秘密策划要在穿越者内部搞大清洗的前奏,届时人人自危,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就全都散掉了,那可怎么了得?”
——在封建王朝时代,各种信息流传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由于没有报纸之类的专业新闻媒体,市井百姓依靠道听途说能够获得的见闻,往往早已发生几个月甚至几年,信息量也非常有限。
打个比方吧,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挥师围攻北京的时候,三月二十九日京城失守,崇祯皇上在煤山悬首殉国。可接下来却要等到四月十七日,大明的留都南京才收到这条消息。
——京城安危、皇帝生死这等全天下都在关注的特大新闻,通过相对便捷的运河与海路,从北京传到南京都花了将近一个月。那么绝大多数不甚重要的小事,干脆就根本传不出事件的发生地。
举例而言,现代那些电影明星的绯闻和丑闻,依靠网络媒体或许能瞬间传遍全球。但明末那些风流才子在南京秦淮河的风流韵事,到了湖广和山东恐怕就已经无人知晓了。
即使是在这个被众多穿越者大幅度改变了的时空,出现了海南岛穿越者创办的《临高日报》,但内容也偏重于社论、政策宣讲和科普常识,新闻只占据了极小的版面,而且在海南岛以外也没有常驻记者。所以,除了少数已经发生很久的天下大事之外,《临高日报》的新闻版上主要刊登的也只是本地事件,以现代的标准,其时效性几乎堪称悲剧。幸好《临高日报》在这个时空没有竞争者,才没有遭到诟病。
所以,在跟老爹与后世政府部门接触之后的一个星期里,郭逸在广州的生活依然很平静。除了几个相熟的缙绅在拜年时略微谈起这一节之外,一切都跟往常那样风平浪静——没人把这当成什么大事。
不过,这种因为信息滞后而产生的虚假平静,此刻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被海参崴之行推迟了一星期的“天地大冲撞”,在今天即将到来。
……
虽然黄石大帅一度请求飞艇编队在泉州降落,好把他的老婆和女儿给接上来,但作为本次行动现场最高指挥官的郭教授,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就拒绝了他的要求——如今最重要的是完成任务,不是惹麻烦:这么一支空中编队突然降临在十七世纪的明朝城市上空,天晓得会折腾出多少匪夷所思的混乱来。
于是,又过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庞大的飞艇编队终于抵达珠江口的南端,临高穿越者元老院辖下的香港海军基地,与这个中国南方的穿越者势力进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当即激起了巨大的骚乱——伴随着当当作响的警钟、呼啸升天的信号弹和声嘶力竭的叫喊,二十多艘“雪茄烟”、“白萝卜”和“长面包”出现在碧海青山之上,于蓝天白云之中缓缓游行,堪称遮天蔽日,一时间几乎覆盖了整个天空。
诸位地上的蚂蚁们,看到如此多巨大的飞船穿梭天空,大多立刻就感到头脑发晕,纷纷爬到山顶、屋顶、钟楼、灯塔、桅杆上争相观睹——即使他们已经在穿越者的协助下提前进入了蒸汽时代,但翱翔晴空依然是不可思议的梦想。少数清醒的人,则跟遇到外星飞碟的现代人一样,试图与对方取得交流和联系——比如王秋就注意到,在地面一座瞭望塔的顶端,正有人努力地挥舞着两面旗帜,不知道在发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