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从德军“堡垒行动”到苏军“巴格拉季昂行动”(第6/11页)

库尔斯克战役以坦克大战闻名,但要注意,双方都有许多坦克是被对方俯冲轰炸机击毁的。因而双方战斗机都有两重任务,一是攻击对方俯冲轰炸机,二是为己方俯冲轰炸机护航,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免不了要与对方战斗机交战。阔日杜布击落的第一架德机就是俯冲轰炸机Ju 87,而到1944年6月1日为止,他击落的40架德机里Ju 87占了19架。当然击落最多的还是德军战斗机,1944年6月以前主要是梅塞斯密特Bf 109,以后主要是俗称“百舌鸟”的福克-沃尔夫Fw 190(Focke-Wulf Fw 190 Würger),二者都是“二战”期间德国最优秀的战斗机,到1945年3月为止Bf 109共生产了33,984架,Fw 19也生产了超过20,000架,其中约6,000架是对地攻击型。

大量使用对地攻击机、亦即俯冲轰炸机是二战、尤其是苏联战场一大特点。原来,炸弹落下轨迹要受投弹高度、飞机飞行速度以及风速、风向的影响,“平飞轰炸”很难准确命中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俯冲轰炸技术。其“发明权”属于英国空军,但把它发展到极致,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却是纳粹德国,这与前面提到曾经负责德国军用飞机生产的恩斯特·乌德特有关。西班牙内战期间使用的型号Ju 87 Α配备三挺7.92毫米机枪,最多能携带250公斤炸弹。后来对法国、英国作战使用的Ju 87 B,机枪配置不变,但增加了携弹量。在苏联战场大量使用的Ju 87 D型是生产最多的型号(从1942年春到1944年生产了约3,300架),两挺7.92毫米机枪换成两门20毫米机关炮,机身下携带1枚500公斤或1,000公斤炸弹,两翼各携带4枚50或70公斤炸弹。为了对付T-34等德军坦克难以对付的苏军坦克,1943年又改进出“斯图卡”最后一个型号Ju 87 G,以两挺37毫米机关炮作为攻击武器,不带炸弹,因而得到“炮鸟”(Kammenvogel)和“坦克碾手”(Panzerknacker)的诨名。

卫国战争初期苏联使用的对地攻击机是佩特利亚科夫佩-2型,昵称“佩什卡”。那是一种双引擎三座(飞行员、机枪手、投弹手)俯冲轰炸机,配备4挺7.62毫米机关枪,携弹1,600公斤。让人惊讶的是它有很好的自卫能力,多有击落向它发起攻击的德军战斗机的记录。苏联另一种更好的攻击机是伊柳申伊尔-2型,昵称“伊柳莎”,德军则给它起了“屠夫”、“黑死神”等诨名,这是因为它攻击力强大,自卫能力也不弱,除完成对地攻击任务外,还不乏空战中击落德军战斗机的记录。除2挺7.62毫米机关枪、2门23毫米机关炮外,后舱还装备1门12.7毫米可操控重机关枪,携带炸弹600公斤,或8枚82毫米火箭弹,或4枚132毫米火箭弹,某些型号更装备1门40毫米钨弹头反坦克炮。机身不是用铝材、而是用钢材和木材制成,并且对驾驶舱、引擎、油箱等要害部位用装甲保护,装甲重量占到飞机总重的15%,所以一些人称它“飞行坦克”。它非常结实,曾经有带600个弹痕仍然安全返航的记录。

遗憾的是,伊尔-2虽然早在1940年就研制出来了,但在纳粹德国入侵前只生产了249架。后因工厂搬迁,两个月后才开始生产,产量上不去,影响到前线的使用。为此斯大林专门给生产负责人打电报提出严厉批评。

你们辜负了国家和红军的希望,至今没有生产出Ил-2来。红军现在需要它,就像需要空气呼吸,需要面包吃。……我要求你们生产出更多的Ил-2。这是我的最后警告。

在斯大林亲自督促下,有关人员想尽办法,伊尔-2的生产不久便进入“快车道”。1942年古比雪夫的两家工厂共生产出6,933架,莫斯科的一家工厂生产出1,053架,就连德军包围中的列宁格勒也生产了243架,总数达到8,229架。1943年夏库尔斯克战役苏联空军大量使用伊尔-2,就因为有这样雄厚的军工生产作后盾。该役伊尔-2大显威风,7月7日,20分钟时间里就有德国第9坦克师70辆坦克被它击毁在伊尔-2飞行员中,“二战”期间涌现出129名苏联英雄,而且其中26人两次获该殊荣,还有3人多年以后因当年的战功获授“俄罗斯联邦英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女飞行员,例如,1944年获授苏联英雄称号的安娜·叶戈诺娃(1916—2009),1993年10月1日获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的莉迪亚·舒莱金娜(1915—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