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从德军“堡垒行动”到苏军“巴格拉季昂行动”(第4/11页)
应该注意的是,德军损失的坦克除战斗中被击毁的以外,不少是被击伤或者发生各种故障不能使用的。例如南翼由海因里希·冯·克诺伯斯多夫将军(Heinrich Otto Ernst von Knobelsdorff,1886—1966)指挥的德军第49坦克军,7月5日发起进攻时有200辆坦克,战役结束损失了162辆,其中被击毁31辆,被击伤或因故障必须修理的131辆,还能使用的只剩下38辆。德军等待修理的坦克撤退时大多没能带走,而苏军被击伤的坦克后来很多都修复后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除了武器装备的损失,德军兵员、包括高级军官的损失也不可忽视。一个当时引起震动的例子是第6坦克师师长瓦尔特·冯·胡讷斯多夫少将(Walther von Hünersdorff,1898—1943)的阵亡。该师隶属“肯普夫集团”第3坦克军,建于1939年10月18日,首任师长就是维尔纳·肯普夫。7月13日早上,胡讷斯多夫在战斗中受伤,午后又第二次受伤,次日被送往哈尔科夫抢救,但因伤势太重17日不治身亡。他的妻子是一名红十字会护士,当时正在哈尔科夫,目睹了丈夫的死亡。葬礼极其隆重,曼施坦因元帅、霍特将军、第6坦克师前任师长艾哈德·劳斯将军(Erhard Raus,1889—1956)等多名高级将领参加,接着他又被追授中将军衔。
在哈尔科夫举行的胡讷斯多夬告别仪式,前排左起第六人(着护士服、手持花环者)是他的妻子,右起第五人(手持元帅权杖者)是曼施坦因,第四人是霤特。
库尔斯克战役失利后希特勒怪罪德军将领作战不力,1943年11月撤了霍特的职,让他改服预备役。其实从入侵波兰、到法国战役、再到苏联战场,霍特和古德里安都是德国两个最重要的坦克将军。他被撤职后第4坦克集团军司令一职由劳斯接任。
“二战”期间,德军两个最重要的坦克将军:古德里安(左)和霍特(右),摄于1941年。
库尔斯克战役又是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一个转折点,尤其体现在装甲部队和空军上。图哈切夫斯基不但主张把红军建设成一支正规化军队,而且看到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对军事的影响,主张发展空军和装甲兵。内战结束不久,苏联就和魏玛德国(注意:不是纳粹德国)在发展空军和坦克兵上有过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图哈切夫斯基等人还赞成不幸早逝(同于1931年7月12日一次空难中丧生)的苏联军事理论家弗拉基米尔·特里安达菲洛夫和康斯坦丁·卡里诺夫斯基(1897—1931)的“纵深作战”理论,早在1930年就组建了有110辆坦克的坦克团,1932年又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有超过500辆坦克的机械化军。在组建独立坦克部队,而不是把坦克仅仅当作辅助步兵、骑兵的武器这一点上,苏联红军是与德军“同步”、甚至起步更早的。到1936年,红军已经有4个机械化军、6个独立机械化旅、6个独立坦克团、15个配属于骑兵师的坦克团,还有相当数量坦克营和坦克连。但在图哈切夫斯基等高级将领被“清洗”之后,1939年11月改变做法,解散了独立的坦克部队,把他们分散到步兵部队中去,直到1940年末才重新把坦克力量集中起来。
在“二战”战争史上,库尔斯克战役不啻一场重量级的“拳王争霸战”。此后德军参战坦克部队虽然不同程度得到恢复,但已经风光不再。一个突出例子便是前面提到过的“大德意志坦克掷弹兵师”,作为力量还比较强的部队,后来它“哪里需要到哪里去”,转战乌克兰、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东普鲁士等地,得到“救火队”(Feuerwehr)的“美誉”,但已经不再是“铁拳”。1945年3月,它只剩下约4,000人,4月25日在东普鲁士港口皮劳(Pillau,现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Балтийск,波罗的斯克)被苏军全歼,只有几百人逃出向英军投降。与之相反,红军坦克部队则越战越勇,成为此后历次重大战役的“铁拳”和“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