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两河之间(第4/11页)

“我们需要奥得河对面的这座桥头堡,因为我们计划把苏联人一路赶到波兹南去。”比勒尔看上去并不相信。“我们在考虑同西方议和,”戈培尔解释说,“那样的话,英国人和美国人便会帮助我们去打苏联人。或者至少,他们会让我们把部队从西线拉到东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起进攻,夺回波兹南。”戈培尔急切地凝视着他,“您肯定明白为什么要守住这个缺口了!这是通向未来的桥头堡。”

比勒尔安心了。他从一支部队来到另一支部队,对他的手下说:“如果你们后退的话,俄国人将抢占你们的祖国——你们的妻子和儿女!我们必须守住这里!”

被选来代替希姆莱的人身材矮小,已届中年。哥特哈德·海因里希是一个牧师的儿子,但是他母亲那一系的男人们自十二世纪以来便都是军人。他办事有方,效率很高,值得信任。他正是接管这条混乱前线所需要的那个人。两年多以来,他的第四集团军在莫斯科地区打得非常出色,但是,由于他固执地不准盖世太保干预他的指挥,所以迟迟没有获得将军的头衔。不过,在最近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抗击苏联人的防御战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提拔,并被授予带有橡树叶的骑士十字勋章。

3月22日,他前来向古德里安报到。古德里安是他信赖的一位老朋友。措森的街道仍因一次空袭而混乱不堪。古德里安首先热情地问候了他,然后说道:“我亲自把你叫到了这里。要是希姆莱的话,那是绝不可能的。他从不执行我的命令,也从不递交适当的报告。我告诉过希特勒,他毫无能力,他从没让哪怕是一个排的人过了河。”

海因里希要求了解全局的情况。古德里安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形势非常艰巨。也许唯一的解决办法可以在西线找到。”

海因里希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过,他把这个话题从脑子里赶走了,开始询问古德里安有关战术方面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他还要守卫库尔兰·古德里安激动起来。他细述了希特勒如何“疯狂”地坚决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库尔兰。“我一再地被召回柏林!”他高声叫道,并且一一列举了希特勒作为最高统帅所犯下的诸多错误。

海因里希越听越不耐烦。最后,他终于插嘴说:“奥得河沿线的情况怎么样?”

古德里安概述了一下那里的部署情况:希姆莱在奥得河沿岸有两个军在保卫柏林——左面是曼托菲尔;右面,在法兰克福和屈斯特林后方,是特奥多尔·布塞将军的第九集团军。“具体细节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带着几分歉意说,并且将其归咎于希姆莱。对别人提出的直截了当的问题,希姆莱总是给予泛泛的回答,这已成了他的特点。“但是我知道,明天将在屈斯特林的南边发动一次总反攻。”古德里安继续说道。奥得河上的三座苏军的桥头堡中,最危险的是位于法兰克福和屈斯特林之间的那座。它有将近二十五公里宽,五公里的纵深,驻有一大批苏联炮兵。德国空军反复对其进行轰炸,但是收效甚微,因为苏军的防空火力很强。

古德里安继续说道,朱可夫准备从这个桥头堡开始,发动一次对柏林的进攻,而希特勒则想粉碎这次进攻。元首的计划是派五个师渡过奥得河,进入比勒尔的桥头堡,然后向屈斯特林挺进;被切断和后方的联系之后,苏军在奥得河对岸的桥头堡便将萎缩并灭亡。

海因里希大吃一惊。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军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门外汉的战术。首先,法兰克福只有一座桥。五个师的部队怎样才能及时过河去发动一次进攻呢?

“工兵正在建一座浮桥。”古德里安解释说。不过,很显然,他也反对这一整个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