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东南互保”:大臣的算计(第8/11页)
袁世凯手中有一支绝对听他命令的队伍——新军。
他先派人在各州县张贴给义和拳的告示:朝廷已经承认你们合法了,让你们杀洋人,那么你们都应该奉命“北上助战”,真正的“义和团”都已经去了京津,山东境内已经没有了,留在山东的都是“伪团”、乱匪,杀无赦!
老袁就是以这个连慈禧都无法反驳的理由,在山东开始了对拳民大规模的清剿。山东各地到处血流成河,人头满地,山东的拳民别说出来闹事,逃命还来不及。杀到最后,彪悍的新军甚至越过边界,进入直隶去杀!袁世凯就派人在直东边界石壁上大书“山东地界”几个大字,在直隶横行无忌的“义和团”硬是不敢回山东!
就是从这时候起,老袁有了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外号——人屠。他这一时期到底屠杀了多少拳民,这在历史上是有争论的,根据9月袁世凯给张之洞的电报,“先后诛戮四千人”,这个数字应该比较接近事实吧。
对付完拳民,袁世凯接着就对付教民。为什么还要对付教民呢?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就是不了解老袁了。在袁世凯看来,教民并不等于洋人,教民说到底也是清国的百姓,只要是清国的百姓,只要是在山东境内的清国的百姓,都必须服从他老袁的领导!洋人不好对付,本国的百姓还不好对付?
于是在袁世凯的密令下,新军大规模地屠杀拳民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去恐吓一下教民:现在朝廷都宣布“义和团”合法了,我们不能再保护你们,你们还不退教,等着被杀啊?于是大批的教民乖乖地退教了,重拳下来,山东地区不仅拳民的数量急剧减少,连教民数量也急剧减少——当然,“良民”的数量是成倍增加。
难怪就连李鸿章后来对山东的局势也赞叹不已——“幽蓟云扰,而齐鲁风澄”,袁世凯作为一个“空降型”的领导,竟然在短短几个月里将先后换过四任巡抚的山东“收服”,又将慈禧三番五次的调军命令轻轻化解,保存了武卫军中唯一剩下的精锐军队,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西方各国也纷纷赞赏和肯定,仕途从此有了洋人的支持,但大家都知道:
此人才不限一省,志恐怕也不在一省!
八国派遣援军的秘密
好吧,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天津待援的聂士成会面临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了。其实大清19省中,除两广和新疆、云贵这四个边远省份外,其余14省——包括参加“东南互保”的多数省份都是“奉命”派出了援军的,太后的旨意也不敢不遵嘛。不过像李秉衡那样带500人北上也是派兵,像袁世凯军队走走停停也算是派兵,最后这14省派出的80余营(旗)“援军”4万多人,最终到达了前线的是1万多人,而到达天津参加最关键的天津保卫战的“援军”——基本没有。
与此同时,八国政府正在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将军队派往大沽口,战争打到这个程度,谁都清楚:必须扩大战争,只有扩大战争,才能扩大战果!
从本土派兵最方便的是俄国,其次是日本,一个可以从陆上直接进入,一个是隔海相望。但奇怪的是,这两个邻国对派兵一开始都是不怎么积极的。
俄国在大清并没有传教利益(东正教只在东北有几座小教堂,但不参与传教),如果说其他国家还有“保护传教”这一条理由的话,俄国人纯粹就是来捞好处的。正是因为如此,俄国对天津的战事表现得很低调,他们最终总共只派遣了6627人的兵力到达天津,却是“声东击西”,明攻北京,暗取东北!
在天津之战的同时,有接近20万的俄军开进清国东北!他们自然要在这里烧杀掳掠,攫取利益。这是八国联军京津之战之外的另外一场惨烈战斗,我们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了解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