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树倒猢狲散(第4/5页)

叛军进驻安岳城,与政府军发生激战,打败了政府军,声势大震。随后,夏之时率部近千人从水路赶往重庆,避开成都地区的巨大压力,去推动重庆的独立。

夏之时是四川合江人,字亮工(与清代骁将、曾经当过四川提督的年羹尧相同),他也曾留学日本,学习军事。他于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后回四川,在新军中服役。成都惨案后,四川叛乱四起,夏之时被调派到龙泉驿。重庆方面的同盟会员多数都是知识分子,没有枪杆子在手,也没有军事经验,于是邀请夏之时率部东征。在枪杆子的护卫下,夏之时不费一枪一弹就在11月22日进了重庆,宣布重庆独立,建立蜀军政府。同盟会员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组建了步兵七标(团)和一个炮兵营。随后便掉转枪口,率兵西征,准备攻取成都。

此时,赵尔丰四面楚歌。川东川南75州县宣告独立,又传来了更为惊人的消息:北京沦陷。消息说,10月26日,隆裕皇太后改为垂帘听政,当天朝贺时军队哗变,“直入大内,将王公诸大老尽行杀戮,吴禄贞保监国率领皇帝、皇太后乘火车前往奉天暂住”。

10月中旬,同志军攻占资阳后,成都的电报通信被切断,赵尔丰与中央政府失去了直接的联络。成都“蔽塞不通”,“内外无闻”,“北京究竟是何景象”毫无所知。得到太后逃出北京的消息后,他在11月25日召集了高级官员会议,在会上“涕泣良久”,告诉大家“京师失守”。

其实,在11月12日的时候,赵尔丰就已经同意释放被捕的保路派首领。到14日预备放人的时候,颜楷的家属戚友多人买了鞭炮,赶到总督府的西辕门,预备在众人出来时大肆庆祝。这令赵尔丰大为反感和狐疑,临时改了主意,暂不放人。斡旋者赶紧通知各家家属,绝对不可刺激政府。次日,众人释放。在释放前,赵尔丰约见了蒲、罗等人,将端方、瑞澂、盛宣怀、玉崑等人的来往函电摊给他们看,说:“非弟之不情,实端、瑞、盛等迫弟至此耳,望诸君谅之。”

心灰意冷

蒲、罗等人获释后,立即发表声明,呼吁“息事归农”,“祸毒不可以再延,大局不可以再坏”,“约既废,路既保,保路同志会之事已完,则斯会可以终止”,目前的动乱已经造成“死者、伤者、鰥者、寡者、匿者、逃者,生命不知凡几矣;劫者、焚者、弃者、耗者、荒者,财产不知凡几矣。目前正当小春下种之时,若再旷日持久,兵不入库,农不归田,则大兵之后继以凶年,我全川七千万人之生命财产,岂复尚有孑遗”。

赵尔丰也发出公告,承诺减税免厘,呼吁解散同志会,把全省的精力集中到乱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上。

但是,此时的局势绝非蒲、罗、赵等人可以把握的了。

11月18日,赵尔丰召见吴璧华,大吐苦水:“官我是做伤心了。朝廷既不要四川,我拿着四川有何用?但是交了兵权、政权,四川人不谅解我,谁能保护我呢?”

吴璧华说:“这自然要先定一个妥善的办法,不但为大帅,就为四川,也不能糊里糊涂放下就算完事的。”

吴璧华于是与周善培、邵从恩、陈崇基等商议,随后又会同蒲、罗等人筹划,忙了两天,在11月20日起草了一个计划,交给赵尔丰看。赵尔丰很满意,告诉吴璧华:“办法极好,谢谢他们,请他们明晚八点钟来两位代表,我当再和他们商量。”

清军的马克沁机枪手。

吴璧华立即电话通知周善培,周善培则约了陈崇基、邵从恩,次日晚7点钟到周府商议。吴璧华、周善培商议,在移交政权和兵权的同时,还要请赵尔丰做好军队的工作,以免军方节外生枝。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