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生潮落一代名臣踏上海岛(第2/7页)
这是一次真正的望风而逃!再没有李纲老头子那恼人的唠叨了,趁着大宋国土上还有几片锦绣繁华之地,赶快跑去享受!“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不也是古训吗?
巡幸东南是酝酿已久的事,此时经谣言一吓,更是行动神速。十月初一日,高宗一行登龙舟,浩浩荡荡东下,十四日到泗州,十七日抵达扬州,驻跸于此。
把这样一个地方作为临时的政治中心,足见高宗是个什么货色。昔日为人质时,在敌营里处变不惊的那个赵构,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徜徉在扬州的湖光水影中,高宗是彻底放松了。像他这一类皇帝,是既不想开创什么制度(如秦始皇),也不想建立什么伟业(如汉武帝),只想保住位子,享一辈子福。国土一天天沦丧,对他是不会有任何妨碍的,只是别把残存的江山沦丧完了就行。
行至扬州这人间天堂,赵构甚感欣慰,此行虽然多磨难,但终遂心愿!他不禁想起了已去职的老宰相李纲。
高宗还算良心未泯,对黄潜善等人说:“李纲,村夫耳,然亦无大罪。若不去之,朕寸步难行。”
黄潜善想想,说了一句:“陛下对李纲,已仁至义尽矣。”
汪伯彦在一旁会意,也附和道:“李纲狂悖,若非生于圣朝,恐早已身首异处!”
这一群软骨头君臣跑到扬州两个月之后,金国大军才真正出动。这次金军南征是高宗上台以后金军的第一次南下,比以往多出了一路,分别为:东路宗辅自沧州渡黄河,主攻山东;中路宗翰自河阳渡黄河,主攻河南;西路完颜娄室,主攻陕西。
金军虽然来势凶猛,但战争目的并不是要再围汴京,而只想抢占河北一带宋军无力控制的各个州县。
到了建炎二年的正月,金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从山东、河南到湖北,连陷大宋重镇。金军统帅原以为高宗还在应天府,等大军渡过黄河后,才听说高宗已逃去了扬州,都感到好笑:原来这新皇帝也不见得有多高明!
由于金军此次的战争目的有限,所以出兵前并没做长期打算。过了黄河之后,后勤保障遇到困难,于是留下一部分军队在黄河两岸屯田,主力先后都撤回去了。其中的西路军战绩很差,进兵到巩州时中了宋军的埋伏,大败而归。
危机暂时解除,但是高宗的胆小如鼠,却给了金人以深刻印象,激发了他们彻底灭亡南宋的野心。
果然,到了当年七月,金帝完颜晟下诏令伐宋,明令要穷追大宋皇帝赵构,以灭亡整个南宋为战争目的。
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要来了!
此次金军仍分三路,部署几乎与上次相同,主力仍为宗辅、宗翰两路,南下后势如破竹。到十月,两路大军在濮州(治所在今山东鄄城东北)城下会师,旋即发起攻城。宋守将姚端、扬粹中率全城军民拼死抵抗,并且策划了夜袭金营,打得两位金军统帅连鞋袜都来不及穿就仓皇逃命。
但是,南宋方面这次小小的胜利,未能阻住金人的攻势。在被围困月余之后,濮州终于被攻陷。
高宗这时已全无章法,一面派兵增援形势吃紧的州县,一面慌忙把隆佑太后(即原元佑太后)送往杭州,自己也打算稍后就渡江,跑去杭州躲避。
到了十一月,金军又攻下一批城池,其中包括延安、开德、相州、德州和缁州等地。面对金人凶猛的攻势,高宗深感自己的兵卒根本打不了仗,急忙派魏行可赴金营谈判求和。
然而这个时候去求和,岂不是与虎谋皮?金人气焰正盛,哪里会理睬手下败将?到十二月,金军又连下东平、济南、大名、庆州、虢州等地,兵锋直逼扬州。
到此时南宋已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州县官员弃城而逃的甚多。济南知府刘豫等一批官员,更是主动献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