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北宋老命的“海上之盟”(第3/4页)

百年的和平生活,自然只能练出这样的“熊兵”,不要说光复幽燕,能守住宋土都很难。好在大辽已是穷途末路,没心思跟大宋再玩了,追击到雄州也就罢兵。大宋上下松了口气:这次巡边,宋军还不至于把全部本钱输光。

不过这以后,也是辽的气数已尽,新帝耶律淳恰恰在这关键时刻一病不起,归了天。耶律淳的老婆萧后执掌朝政,立天祚帝之子为帝。辽大臣多有不服,内部人心混乱。徽宗得知消息,又来了精神,要再次趁火打劫,命童贯掌兵十万,以刘延庆为主帅,打算趁势攻取燕京。可巧好事接连而来,大辽涿州守将郭药师因为对辽的前景失望,率所部八千余人来降,连带献上涿、易两州。

郭药师所部是强悍之师,投宋后,宋军声势大壮,燕京骤失屏障。这不是天助大宋么?徽宗喜出望外,还没等再次出兵,就先把燕京以及涿、易等八州改了名称,先美美地意淫了一把。

但是这次出动的宋军,还是一群废物。郭药师原是大辽悍将,深通军务,见宋军放羊一样毫无军纪,就劝刘延庆一定要加强戒备,提防辽军在半路设伏。刘延庆也是大宋君臣一贯的脑子进水作派,就是不听。果然宋军在良乡遭遇辽将萧幹阻击,又吃了一个败仗。刘延庆只好命全军坚守营垒不出。

郭药师见状心急,献计说:萧幹不过仅万人,现在倾巢来战,燕京必然空虚。他请命,要率五千精骑绕开辽军,突袭燕京,必能得手。刘延庆这回倒是能听进去了,让郭药师放手去干。不过五千兵马就是再精,攻打燕京毕竟还是有风险,于是郭药师提出一个条件,请求刘延庆派儿子刘光世领一支援军在后跟进,一旦拿下燕京,必须有后续梯队跟上,好扩大战果。刘延庆满口答应。

当晚,郭药师和另外两员宋将高世宣、杨世可率兵,趁夜渡过卢沟,到天刚蒙蒙亮时,一举攀进迎春门,杀入燕京!

神兵天降,燕京居然就这样被轻易攻破!

但辽军也不是吃素的,神兵天降也没吓住他们,城中守军急忙穿好裤子奋起反击。两军就在胡同里展开了激烈巷战。

宋军见奇袭得手,军心振奋。郭药师派人传谕萧后:投降可受优待!但这萧后可不是个怕死的,她故意迟迟不答复,一面则派流星快马飞报正在良乡一线的大将萧幹。

萧幹急速从前线抽出精兵三千,回援燕京,两军在城里杀得昏天黑地。宋军势弱,又是客场作战,渐渐不支。而此刻理应及时赶到的刘光世援兵,居然违约不至。

可怜入城的宋军终于顶不住,被围在核心。大将高世宣当场战死,郭药师、杨世可弃马缒城而逃,狼狈之极!

刘延庆见没得手,就命全军驻扎在卢沟河南,仗着人多,与辽军僵持。

萧幹见宋军当了缩头乌龟,便也不硬冲,只是分兵袭扰,断了宋军的粮道。辽军还抓住了宋护粮将王渊和两名小卒,将三人蒙住双眼,拘押在帐中。

到半夜,萧幹故意派人在帐外小声嘀咕:“我军三倍于宋军,当以精兵冲击宋营,另分左右翼为策应,举火为号,必全歼宋军……”他料定帐内俘虏已经听到,便又故意放王渊逃走。

兵者,诡道也,有时甚至是儿童游戏也。但是,往往就管用。这三个被俘宋军逃回大营,把听来的“绝密情报”报告给主帅,那刘延庆居然就像《三国》里的蒋干一样蠢,信以为真,慌得不行。次日天明,他见北岸果然火起,以为“三倍于己”的辽军就要掩杀过来,急令全军烧毁营寨,抓紧逃命。

其实这时在良乡前线的辽军实际数目,正好是反过来,仅有宋军的三分之一。

大宋乃至此前中原政权的百年光复梦想,只差半步就能实现。宋军这时只要一鼓作气,用人海战术就能把这区区辽军冲垮。但是,但是宋军将士的敌人,除了剽悍的辽军之外,最要命的还有他们自己内心的恐惧。总帅撤退令一下,士卒们心胆俱裂,惟恐晚走一步成了卢沟河边骨。奔逃之中,哪管什么建制、顺序,就来个十万人全体马拉松吧,辎重粮草全不要了。士卒们喧哗奔逃、自相践踏,落水跌崖的不计其数。百里逃亡路上尸横遍地,这堂堂大宋的光复军,如泥足巨人般,颓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