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公使北上(三)(第2/4页)
“回皇上,这些洋人们无非是要钱,只要咱们给他们些钱,想必就是无碍。”肃顺对着英法等国列强对着中国张牙舞爪动手动脚的目的倒是了解清楚的很,只是接下来的话就变味了,“咱们多给些银子就行了,想必洋人很快会退去,只是这江南的发逆猖獗的很,这是要咱们大清朝的江山,这才是咱们的心腹之患,洋人最多是肘腋之患。”
“你倒是说的在理。”咸丰有些赞同肃顺的意思,“那你觉得如何应对洋人?”
“除了要给钱之外,咱们也要做两手准备,这次是英法两国来袭,美国和俄罗斯并没有参与其中,咱们可以让美国俄罗斯两国公使转为调停。”肃顺目光炯炯,边上的一干大员畏畏缩缩地看着肃顺直着身子和皇帝说话,“再者让僧王戒备大沽便是,再派遣几位前去天津。”肃顺顿了顿,“若是战事不谐,那便只能招抚为主了。”肃顺说的冠冕堂皇,所谓招抚不过是投降议和的体面说法,犹如北宋给辽国的“岁币”。
皇帝心下雪亮,却也不能不承认肃顺的法子是最好的,“罢了,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军机拟旨来看,对了,肃顺,你去军机看着他们发,然后商量看看这事该怎么办!”
皇帝的话宛若惊雷一般在军机诸位大臣心里炸开,肃顺尚未入阁,却已经署理军机事务了,难道自从道光皇帝朝权臣穆彰阿之后,这咸丰朝又要冉冉升起一个权臣了吗?
“都跪安吧。”
杏贞进了养心殿的正殿,外面的春雨下地殿内漆黑一片,些许的烛光不能扫去皇帝脸色的阴影,杏贞行礼完毕,抬起头来,瞧见咸丰的眼下有一大块的鸦青色,双眼也黯淡无光,瞧见杏贞上前,皇帝也只是懒洋洋地点点头,“皇后来了。”
“臣妾听说皇上生气,过来瞧瞧皇上,虽然国事繁琐,还是请皇上保重才好。”杏贞宽慰道。
“朕怎么能保重的好?”皇帝哑然失笑,走下御座,拉着杏贞的手到了东暖阁,暖阁用的是玻璃窗户,比正殿敞亮多了,皇帝的心情似乎也好了起来,拉着杏贞坐到了炕上,总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杨庆喜又屁颠颠地奉上了时鲜的水果糕点,杏贞感觉到皇帝的手还是冰冷冰冷的,殿内寂静无声,只有屋檐外的春雨倾盆而下,“当年先帝临朝的时候,英人来犯,朕当时虽然是五六岁的样子,对着洋人和大清签订的条约不甚明了,但是有一点,朕记得清清楚楚”皇帝的手心泛出了冷汗,“议和之后,先帝带着几个皇子在奉先殿哭了好久,一直在说无脸见列祖列宗,老六那时候还小,吃不消跪拜,伏在垫子上呼呼大睡了,可朕却是睡不着,没想到,泱泱天朝,万民之主,似乎无所不能的皇阿玛,居然会被区区小国逼迫到这等程度。”逼迫到只能在奉先殿对着列祖列宗的影真哭泣的程度!
杏贞默然,只有皇帝在喃喃自语,“先帝驾崩前,一直为香港岛之事耿耿于怀,赔款也就罢了,可是割地,是大清朝开天辟地头一回,朕虽然文弱,不敢想着收回香港,但也不想再做割地之事。”皇帝的语气高昂了起来,但是却又马上低落了下去,“可是如今洋人气盛,先是攻克广州,胜保又在山东吃了败仗,如今洋人的意思清楚得很。”咸丰含恨低声说道,“又想着和当年先帝爷在时候一样,进犯京畿,前来恐吓朕了!”
杏贞真的很想说,其实他们不是来恐吓,而是真的来抢劫了,割地赔款不算,还抢劫了万园之园这个后世中华子孙抱憾的文化历史瑰宝,“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但是这个现在根本就不能说,不然咸丰会以为自己是得了失心疯。杏贞反握住皇上的手,“皇上已经早就让僧格林沁前往天津布防,这天津无事,自然北京无事,何况如今也和先帝爷在世时候不同,那时候洋人进犯江宁,切断漕运,先帝爷苦于国用不足,无奈招抚洋人,如今横竖发逆盘踞江宁,漕运也是断断续续,可有可无,咱们这些年也这样撑过来了,洋人们恐吓不到咱们,皇上把心放宽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