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路线在二十大的阐释与确立(第4/7页)
说到这里,就自然提出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赫鲁晓夫在自己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新的外交路线怎么就会引起共产党国家之间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的激烈争论呢?从共产国际时期起,苏联共产党就一直处于对各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后,苏联自然也就成为这个阵营的头。列宁、斯大林被公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赫鲁晓夫在这次大会上不仅要确立自己作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地位,而且也要继承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因此,他在自己报告中阐释的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两个阵营之间外交政策的原则,也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问题。为了取得各国共产党人的认可与支持,赫鲁晓夫在自己的报告中尽量讲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经验,特别突出了中国的地位,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成绩给予很高的评价,总是把中国放在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首位。他希望首先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认可和支持。所以,不论从赫鲁晓夫报告阐述的原则还是从报告引起争论来说,实际上都包含着确立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权的企图。
赫鲁晓夫报告的第二个方面是对自己提出的国内建设路线的概括和阐述。这一建设路线就是前两年同马林科夫争论中提出的:在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同时,急剧增加农业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尽管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赫鲁晓夫却有意回避这一人所共知的事实,在报告中说:“苏联共产党遵循着伟大列宁的遗训,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他并且强调:“这是我们党的总路线”,“要十分坚定地贯彻这条总路线”。报告说: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要进一步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燃料和化学工业,日益加快电站的建设和迅速发展机器制造业,使工业水平在1960年比1955年大约增长65%,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长70%。尽管赫鲁晓夫提到必须扩大消费品生产,但那是要在继续保持重工业高速度发展的前提下,所以,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仍然要超过消费品生产的增长速度,在五年中消费品生产增长60%。[12]
赫鲁晓夫说,必须解决工业工作中若干根本性的问题。他提出,要加快工业技术进步,要能制造出生产力最大、最经济、最可靠的机器,广泛发展生产过程的电气化、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充分应用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科学技术成就。他指出,苏联的钢铁工业发展很快,但对最需要的钢材和新型金属的生产则不甚理想,要大力增加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不锈钢、耐热钢合金的产量。到这个时候,苏联的铁路运输主要使用的还是蒸汽机车,赫鲁晓夫提出,要改用电力牵引机车和内燃机车,同时要发展公路运输和海运。在今后几个五年计划中,要合理配置生产力,把电力和燃料开采向资源丰富而开采成本低的东部转移,使西伯利亚成为苏联煤和电力的最大基地,成为制铝、制镁、制钛以及电冶业、焦炭化学和电化学的基地,要在西伯利亚建立起全国第三大钢铁工业。赫鲁晓夫的这一路线实际上是要继续发展斯大林建立起来的军工综合体经济体系。
同斯大林的路线相区别的地方是,赫鲁晓夫维持斯大林之后马林科夫关于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承诺,而与马林科夫不同的地方是,赫鲁晓夫提出:“我们的任务是依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大大提高农业,更迅速地推动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他说:“党面临着一个迫切的全民任务:急剧地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畜牧业产品产量。谷物每年的总产量在第六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增加到110亿普特。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一生产水平呢?一方面,仍然要依靠斯大林的农业体制,即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农业机器拖拉机站这三大支柱。他要求加强集体农庄、机器拖拉机站和国营农场的建设。另一方面,则要依靠他所发动的开垦荒地和扩大玉米播种面积两大措施。他说,1955年,全国开垦荒地达到3300万公顷。赫鲁晓夫在报告中提出,“有人问:在干旱地区垦荒是否正确?”随后回答说:“党的开垦荒地的方针是正确的”,“即使今后五年,只有两年丰收,一年普通收成,两年歉收,也合算”。他认为,这是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迅速增加谷物的办法。他又说:“有人会问,也许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把适于南方种植的玉米推广到全国,犯了错误吧?这不是错误。全国各个地区玉米都能够有很高的产量,没有其他作物比得上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