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复兴梦,东罗马悲乎,幸哉(第6/41页)

公元532年,查士丁尼一世同波斯新王科斯洛兹订立“永久和约”,东罗马以支付代守帝国边境费用的名义给波斯1.1万磅黄金。这一和约的签订确定了查士丁尼一世东方政策的基本原则,即对波斯以防御为主,即使花钱买和平,也要避免与萨珊波斯开战,以尽可能保证西部征服战争所需的兵力。

此时,在西罗马故地,查士丁尼一世意欲进攻的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内部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日耳曼蛮族上层统治者背弃昔日的军事民主传统,成为新兴的封建主阶级,同本族平民的矛盾日多,便以加紧侵占当地罗马人的地产来转移矛盾。蛮族同罗马人的冲突又因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加剧。

蛮族王国的统治不稳固,给查士丁尼一世收复西罗马故地以可乘之机。各蛮族王国统治者对查士丁尼一世的复辟活动认识不清楚。他们本族的文化十分落后,受罗马旧制影响很深,虽然他们灭亡了西罗马,却在名分上不敢僭越东罗马皇帝,多以为“罗马皇帝就是人间上帝,对之忤逆之人必犯深重罪孽”。东罗马大军压境时,各蛮族国家惊慌失措,没有及时联合起来抵抗,以致被东罗马军各个击破。

公元533年,东罗马军进攻北非的汪达尔王国,揭开了长达20年的收复西罗马帝国故地战争序幕。

早在公元439年,汪达尔人在该萨利克率领下由西班牙跨海攻入北非,占领迦太基城,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时,该萨利克同东罗马订立和约,双方相安无事相处了多年。汪达尔人信奉阿里乌斯教派,不能宽容其国内的罗马人信仰正统基督教,对其压迫非常重,甚至罗马元老被囚入狱,沦为奴隶,没收财产,也是极其常见的。一些北非的基督教会人士和罗马元老逃到君士坦丁堡,恳请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收复帝国失地,驱逐蛮族和异端。

还没等查士丁尼一世出兵,前罗马帝国皇帝瓦伦丁尼亚的外孙、汪达尔新王希尔得利克就派人到君士坦丁堡表示亲善,并下令停止对汪达尔国境内的罗马人进行宗教迫害。查士丁尼一世接受了他的亲善,并和他保持良好的私人交情,劝说他臣服于东罗马。查士丁尼一世认为,如果汪达尔国能臣服东罗马,那么对收复西罗马故地将会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但是,查士丁尼一世的愿望落空了。公元530年,不满国王亲罗马政策的汪达尔贵族,在盖利麦领导下废黜了希尔得利克,拥立盖利麦为王。东罗马向盖利麦发出最后通牒,要他把希尔得利克安全送到君士坦丁堡,结果被严词拒绝。查士丁尼一世认为,征服北非的时机已到,就匆匆与萨珊波斯媾和,准备对汪达尔人发动战争。

查士丁尼一世认为,这场战争名正言顺,教会、大臣们和民众将会大力支持他收回对北非统治权,支持他洗雪汪达尔人攻占罗马城所带来的耻辱。但是,东罗马众大臣与查士丁尼一世的看法并不一致,并不认为那是收复失地,而是一场新的征服。他们都强烈反对开战。

卡帕多西亚·约翰向查士丁尼一世力陈远征北非的危险和困难:汪达尔军虽较该萨利克时代战斗力有很大下降,训练与战术也稍逊于东罗马军,但仍不失为一支劲旅,有三四万骑兵,而且海军称雄于西地中海,远比东罗马可用于远征北非的兵力强大。

查士丁尼一世一心想收复西罗马故地,对该劝阻置若罔闻,从东部前线召回猛将贝利撒留,让他全权指挥北非战事。在查士丁尼一世心目中,收复西罗马故地远比在东方与萨珊波斯争夺领土有意义。而事实上,东方的萨珊波斯已经非常强大,强大到对东罗马的生存有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