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利益分配,他们斗争了两百年(第9/24页)
起义军有10万之众,无论是统帅的指挥才能,还是士兵的素质及武器装备,都不次于罗马军。因为诸城邦同盟者长期作为辅助军队随同罗马军团征战,对罗马的军事熟谙深知。起义在意大利本土爆发,其中心距离罗马城相当近,对罗马构成了严重威胁。
不过,对双方而言,战斗都是复杂艰难的。起义地区非常广大,但许多效忠罗马的要塞据点散布其间。起义者不得不将对罗马要塞的围攻战与各自领土的保卫战结合起来,罗马人则被迫同时与遍布各地的起义者作战。于是,起义者没有能集中兵力进攻罗马城,而罗马人也难以一举扑灭起义。
从军事上,当时的局势可以划分为两个战区。
北方战区,自皮凯努姆和阿布鲁滋河至坎帕尼亚北界,都是操拉丁语的地区。起义军统帅是昆图斯·西罗,对阵的罗马军统帅是茹提略·卢普斯,两人都是各自国家的执政官。
南方战区,包括坎帕尼亚、萨姆尼乌姆、卢卡尼亚和阿普里亚。起义军统帅是意大利执政官萨姆尼特人巴比乌斯·穆提鲁斯,罗马统帅是执政官路西乌斯·恺撒。
统帅之下配有副将,负责指挥特定地区的战争。当时,罗马两位执政官同时出征,一些著名罗马将领,诸如盖约·马略、庞培·斯特拉波和苏拉等担任副将。当时,整个意大利都陷入同盟者战争之中。
战争第一年,公元前90年,起义军在南北两个战区都占明显优势。他们重点围攻境内罗马人的要塞,并在许多地方突破了罗马人的防线。
在南方战区,起义军将领斯卡托指挥军队大败路西乌斯麾下的罗马军,占领位于坎帕尼亚到萨姆尼乌姆之间的重镇维那弗伦。罗马要塞爱塞尔尼亚闻风而投降。在卢卡尼亚活动的起义军将领拉姆彭尼乌斯重创罗马将领普布利乌斯·克拉苏,罗马要塞格罗门敦落入起义军手中。意大利执政官巴比乌斯·穆提鲁斯击败罗马将领波波那,率领萨姆尼特军进入坎帕尼亚。诺拉、庞贝等城市拱手投降。许多倒戈的罗马士兵和解放的奴隶加入起义行列。
在北方战区,起义军将领尤达西略和拉夫伦等联合击败罗马将领庞培·斯特拉波指挥的独立军团,将他围困在费尔姆。这使得北方战区的起义军能够把一部分兵力抽出来,投入南方战区。尤达西略率领皮凯努姆军队突入阿普里亚。卡努辛、维努西亚等城市倒向起义者。就在这一年6月,罗马人遭到一次惨重的失败:执政官卢普斯率领军队在渡过托林那河时,遭到骁将斯卡托指挥的起义军的猛烈袭击,卢普斯和手下8000名士兵被杀死。当卢普斯和其他许多贵族的尸体被运回罗马时,全城陷入恐怖之中。元老院下令,以后阵亡者应就地安葬,以免生存者目睹惨状而不愿从军作战。卢普斯死后,罗马北方军由马略和西彼俄分别指挥。西彼俄被起义领袖昆图斯·西罗用诈降计诱到一个设伏地点,兵败身亡。
意大利同盟者取得一连串胜利,使仍然忠于罗马的伊达拉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动摇起来,其中个别公社归附了起义者,大多数则正犹豫。起义的同盟者还派出使节,向已对罗马采取敌对行动的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寻求援助。
罗马面临着意大利人与本都人的内外夹击。罗马元老院意识到事态严重,宣布处于紧急状态。为了提供战争必需的至少18个军团的军队,罗马广泛采用马略军事改革创建的募兵制,不仅雇用众多被军饷和劫掠机会吸引来的流氓无产者,而且将大批蛮族人编入军队,投入各个战场,甚至破例招募被释放的奴隶,部署在库麦至罗马的沿海一带。将蛮族征召进入军队,如同饮鸩止渴,为日后罗马未来的危机甚至亡国埋下了伏笔,因为雇佣军带来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同盟者,利用蛮族人对付同盟者,而同盟者又是罗马开疆拓土的重要贡献者,因而事实上就是利用“外人”来对付“亲人”,这是罗马帝国后期内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离心离德,以及罗马帝国存在那么久却一直无法形成一个民族的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