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折磨你的,才是你内心真正所求

朋友推荐我看蔡颖卿的书,随手翻开一页就被击中了:

“并不是从生活中逃离几天,我们就能或才能找回自我完整的感觉。”

之前有个小S写的帖子流传甚广——《你觉得委屈是因为对自己不够好》。这个帖子叫好声一片,我自己也转发收藏了,但返回头来看,怎么才算对自己真的好呢?

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女人一定要舍得给自己花钱,一定要舍得抛开家庭和孩子独处——离家喝下午茶,同好朋友度假,放下一切去美容沙龙,一掷千金去商场血拼……

这些有效吗?

的确有效,但治标不治本。

金钱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在意气风发地刷卡的一刹那,算是出了口恶气,但短暂的逃避后还是要回归日常生活,问题和烦恼照样堆积在那里,并不会随账上的余额而缩减。

况且,按照“越逃离、越快乐”的原理,快乐应该是件技术上可行而且很容易达到的事儿,但在现实中,为什么大家还总是喜欢别别扭扭地折磨自己呢?

因为越是折磨我们的,往往越是我们内心深处觉得有价值去投入的。潜意识里,当我们选择了去坚守某样事物的时候,尽管厌倦痛苦,它们却代表了我们内心深处真正希望坚守的某种信仰或品格:

——每天都不想上班,却没有一天放弃工作,坚持的意义是对自立人格的向往。

——一边和家里人吵架,却没有一日不回家,是因为心里恪守着对家庭的忠诚。

——抱怨孩子挤占了全部业余时间,却依然投入全部精力,是因为对孩子投入了时间,便收获了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的全心全意的爱。

如果总想着用“独处”和“出走”来对抗或者超越这平凡甚至庸常的生活,反而越对抗越绝望,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无法真正隔离出独处和逃避的时间。

正因为无法清清楚楚地画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刻,还不如就利用操作家务的智慧、全心陪伴孩子的快乐、专心工作时的热情来感受种种逃避不开的“义务”中的享受,再从这种感受中支取快乐,来面对每天循环的生活。与其看到自己消磨时光,不如多想想所守护东西的价值,既不是试图去“战胜”生活,也不是“屈服”于什么,而是在每一个时刻都与自己和身边的一切善意相处。

台湾厨事美学家蔡颖卿的做法是:珍惜善待原本卑微的清扫工具,投资可以长久使用、带来美感的器物;在亲子共厨时完成美学教育……以开放的心情去发现“一杯一盘带来的生活趣味”。

这个社会,女性承担了子女、妻子、母亲的角色,更重的负担其实是对价值的定义。

当社会所期望你完成的价值与自我想选取的价值无法平衡时,心中就会陷入挣扎。比如我们永远需要一个理由,宣告我们为什么必须工作,为什么必须回归家庭?为什么必须当全职妈妈,为什么必须重返职场?因为有了价值的框限和冲突,在哪里都好似坐立不安,无法坦然。

更麻烦的是所谓的自由和时间一定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缩减的,然而当生活启动转化时有良好的心态,便会发现在原本“自由”不断减少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无法形容的满足充满生活的瞬间。短暂的逃离和任性的血拼是爱自己,以积极心态在生活的细节上铺陈也是爱自己,属于我们生活中自由与不自由的一体两面,辉映在每个人的自我认知里。

好的生活不是在市井中梦想着桃源,而是日常柴米油盐中守得住窗前的明月,还有心力去寻远山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