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批评家的回答 (1966)
就我的小说而言,我的态度有所不同。很难想象我自己会写信给编辑以回答对我作品的批评,更不用说花一整天时间构思一篇文章,进行解释、反驳和抗议。我等了至少三十年——偶尔,也是愉快地——注意到某种陋习,那是我用“弗·西林”的笔名时遇到的,但那与书目有关。我的文学创作、我的生活圈子及我的独特的岛屿安然无恙,不受恼怒的读者的侵扰。我也从不屈从于狂野的欲望去感谢一个乐善好施的批评家——或者至少对这个或那个作家的同情和理解表示一下心意,在某种特殊的状况下,这似乎总是与才华、独创性一致,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虽然并非不可解释。
然而,如果批评不是针对想象性作品,而是针对实证性的参考书之类,如我那本《叶甫盖尼·奥涅金》注译本(下文简称EO)(1),那就另当别论。与我的小说不同,EO有它的伦理层面,有道德和人性因素。它反映编撰者是否诚实,是否具有专业素养。如果有人说我是个糟糕的诗人,我一笑了之,但如果有人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学者,我就得伸手去翻我那本最厚重的词典了。
我并不认为我已经读了EO出版后的全部书评,我杂乱的书房里肯定存有一些书评,但没有找到;但就我所读到的书评来判断,人们也许可以得出结论:直译这种翻译方法完全是我发明的,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关于这种翻译方法和实践,存在着某种令人反感、甚至危险的东西。安东尼·伯吉斯所谓“艺术性翻译”——用韵考究、译文内涵配置得当,就是说,18%有意义的成分加上32%无意义的成分,再就是50%中性的废话——我想,这种翻译的倡导者和生产者要比他们意识到的更谨慎。表面上,他们受遥不可及的梦想的诱惑,但他们下意识地受自卫心理的驱动。“艺术性翻译”通过对无知、信息不全和知识模糊的隐藏和伪装来保护他们。而相反,不加修饰的直译则把他们脆弱的知识结构暴露给不确定和无法估量的种种危险。
因而这相当自然,抱成团的职业意译者体验到一股阴暗的憎恨和恐惧的强烈情绪,在某种情况下,这是一种真正的恐慌,当遇到这样的可能性:因时尚的转换,或一家具有冒险精神的出版社的影响,这就可能将他头脑中晦涩难懂的玫瑰花丛,或将他面对具体知识的幽灵竖起的有污点的盾牌突然去掉。结果,押了韵的译文录了音,广而告之大行其道,文本准确性的牺牲被当做某种英雄行为受到喝彩,反之,等待着憔悴、丢脸的直译者的只是怀疑和追究,他在绝望中摸索,字斟句酌,力求忠实,并在翻译过程中积累宝贵的信息,而这只是招致华丽伪装的鼓吹者的颤抖或冷笑。
上述评论,虽然有具体的事实依据,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自吹自擂。我的EO并不是一件圣物。它与原著还有距离,还不够“丑陋”。将来再版,我计划作更多的改动。我想把它完全译成实用的散文体,用一种更艰深的英语、方括号这类令人讨厌的路障、不雅词语的破烂的旗帜,以去除资产阶级诗意和韵律的最后残余。这就是我所期待的。眼下,我所要做的只是公开表明:那种对直译所抱的不分是非、庸俗不堪的态度,我深恶痛绝。
大部分批评家对在翻译行业中为数不少的无意识欺骗无动于衷,这的确令人惊奇。我记得有一次打开别雷英文版的《圣彼得堡》,在一处有关蓝色双座轿车的著名段落中看到了令人惊讶的错误,译者将kuhovyy(意为“蓝色”)误解为“立体”,这样轿车的颜色荡然无存。这种误译仍是一个样板和象征。但谁在乎呢?为什么要操心呢?罗森先生在《星期六评论》(1964年11月28日)的文章结尾时论述《叶甫盖尼·奥涅金》韵文本,表达了一种热切的希望:“只能等待像罗伯特·洛威尔这样有才华的诗人来写出嘹亮动听的英诗了。”但在我看来,这是可怕的,我能在最精致的模仿中,将简单幼稚的错误与文中可怜地嵌入的外在形象区别开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埃德蒙·威尔逊会说,“这就是翻译的一部分”。现在译自俄语的书大量出版,译文中那些难以置信的错误被作为细小的瑕疵忽略不计,只有书呆子才会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