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管怎么说,终于进来了。
李养顺咽了口唾沫,长长地舒了口气,踏上了白色的石阶。
他没想到,进入日本驻华使馆这么难,费了多少口舌,拿出多少证据也感动不了门口那个中国警察,最后他报出日本籍贯和父母姓氏,经验不足的警察才眼睛半睁半闭地给了通融,这实在是破天荒了……
小时候他常往这儿跑,一天三趟,没谁挡着拦着。那时候这儿还没盖什么大使馆,是一片阒无人迹的乱葬岗子,荒草半人高,风一吹,刷刷地疹人。那坟头,东一个西一个,瘪塌塌的,象发霉搁陈了的窝窝头,磕头碰脑都是人的大腿骨、下颌骨,没点儿贼胆子的还真不敢来,常听说有做小买卖的打这儿过碰见鬼打墙这号子事。他跟三儿、狗子、大摊儿却是这儿的常客,这儿没人,可以蹦着高儿扯足了嗓门骂马老师那个女丫挺的,因为那个女丫挺的成天逼着他们。什么狗屁玩艺儿!他告诉大摊儿们。这神模鬼道的是小日本发明的——他妈针线笸箩里有个夹鞋样子的大书,书上也描着这样的字。中国人学日本话不成汉奸了?他不学。大摊狗子三儿们也不学,马老师让念,他们就振振有词地:“婆婆摸佛,爷爷饿了……”惹得全班都跟着“爷爷饿了”。老师自有老师的辙,看家的本事是找家长。他妈也有他妈的招儿,一句话不说先抄鞋底子。在李养顺的记忆中,那本写着鬼子话的书底下老压着一只永远纳不完的鞋底儿。屁股上的嫩肉与麻绳勒就的鞋底硬性接触不是件愉快的事,产生不了任何幸福的美感,更何况与此同时还伴着一通劈头盖脸醍醐灌顶的臭骂。事完之后,他和那小哥儿几个总要聚在烂坟地,将在鞋底下积聚的能量释放出去,不骂个花哨干脆不解恨。
坟地东面是日坛,有皇上那会儿是祭太阳的地方。比那天坛可差远了,大概自打建成以后一个皇上也没来过,颓垣败壁,破得连李养顺这样的人都不屑一去。坛西北角,紧靠他们学校南墙有个大碑挺醒目,碑上写着“马俊烈士之墓”,还刻着红五星儿。凭他和三儿、狗子肚里那点水儿,只认得出个“马”字儿,这还是沾了那个“女丫挺”的光,因为她姓马。于是断定,这下头埋的准是“女丫挺”的爹,冲她对日本文的那个孙子样儿,她老子是断无脸活在世上的。
他在这块地界儿逮过蛐蛐儿,翻过骷髅,套过野狗,装过吊死鬼儿,练过拳,拉过屎,后来知道搞对象了,便把自认为班上最可心的女孩儿刘梦莲朝这儿领……这儿是他的领地,他在这儿打滚儿比在家里的炕头上打滚儿还舒坦自在。
李养顺擦擦脸上的油汗,推开了那扇沉重的茶色玻璃门。凉气由里面吹出,带着一股似香非香,似药非药,在中国压根就没闻过的气息,大概就是日本味儿了。许是闻了这陌生气味的缘故,他停住脚步,慌惑地回过头去——大使馆的花铁栅栏外,“马俊烈士”的身后头隐着他老婆刘梦莲。梦莲一手扶着儿子胜利的膀子,一手扯着4岁的丫头卫红,正伸着脖子朝这边看。高大的柏树,青森的石碑,晃得娘儿几个的脸瘆瘆地发绿,让人想起戏里的秦香莲来。他朝“马俊烈士”扬扬手,做出了满不在乎的神气,那边大手小手立即以极高频率挥动起来,后来还加上了小手絹儿,到底是女人,心思太重,为今儿这事昨天夜里足足跟他闹了半宿,坐起来躺下,差点儿没把床板砸塌了,死活一句话,不许他上这儿来。
凭什么不来?又不是当汉奸里通外国,又不是牵线接头私奔海外,怕什么?爷们儿家,讲究清白刚正,什么事儿,摊上了,不推;不是,也甭想往他头上扣屎盆子。李养顺不是瘪茄子。
当然,这些事儿的起因还是他妈那本夹鞋样子的日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