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凯瑟琳·莫兰的外表及智力上的特征前面已作了介绍。现在,她即将去巴思逗留一个半月,要身处种种的困难和风险,在这个时候,为了让读者了解得更加确切一些,免得读者在不很了解的情况下心中不明白作者在下文要把她的性格写成什么样,除了前面说的以外,这里还可以再作一些补充。凯瑟琳有一颗温柔的心,乐观而开朗,绝不自高自大、装模作样;她的举止态度刚刚脱离了姑娘家的窘迫与害羞;她外表可爱,高兴的时候样子漂亮;她的思想天真、单纯,就像十七岁的女孩通常所表现的那样。
女儿动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莫兰太太做母亲的那种担忧自不必说,当然非常难熬。女儿一走,娘儿俩可怕地分开两地,宝贝女儿凯瑟琳可能会遇上凶险,千百种骇人的预兆必定教她发愁,心头沉重,弄得她在女儿临行前的最后一两天里整天泪水满面;分手前在她的小房间里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像她这样一个明白事理的人,那些紧要的、针对性的话是必定要说的。对有些贵族、从男爵什么的,他们的粗暴举动可得小心提防,因为这些人就会无理取闹,把年轻的小姐拉到偏僻的农舍里去,在这样的时刻,她必定是带着无限的爱说这些话的。谁不会这么想呢?可是,莫兰太太对于勋爵呀、从男爵呀,了解也实在太少,他们通常的那种恶作剧她是一无所知的,对于他们对她女儿的不轨图谋那种危险性,她是全然没有一点疑心的。她要女儿留神的,只限于以下几点而已。“凯瑟琳,听妈一句话,夜里从大舞厅回来,脖子别忘了要捂得暖暖的;有什么开销,我说你要记个账;我要把这个小本本给你带着,记账用。”
萨莉,确切地说叫萨拉,(因为有哪个出身具备起码体面的年轻女子到了十六岁这个年龄能改名而还没有改名的?)[1]因环境的影响,到了这个时候,她必定是大姐的密友和知己了。但是,事情很奇怪,她并没有硬叫凯瑟琳每班邮车都要寄一封信,也没有缠住凯瑟琳,要她把每一位新结识的人的性格在信中都作一介绍,到了巴思或许会有不少有意思的闲聊,但她也没有要求姐姐在信中一五一十都向她加以复述。其实,与这一趟重要的旅行有关的每一件事情,莫兰这一家子准备的时候,都是不急不躁,平平静静的,这种表现似乎与平常人家的平常心情合拍,与那种高雅的情感,即与一个女主人公生平每一次离家应该会引起的依依不舍的情意,并不一致。她爸爸没有给她向银行提款的不写数目的汇票,就连一张一百英镑的银行汇票也没有给,只给了她十畿尼金币,答应她需要的时候再给。
就在这并不预示着希望的气氛中,他们道了别,凯瑟琳登上了旅途。途中安静宜人,太平无事。他们这一路上既没有遇上强盗,也没有遇上暴风雨,也没有翻车的巧遇让她们结识男主人公。只是有一回艾伦太太担心自己把木屐遗忘在客栈里了,幸好后来发现她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比这更让人惊慌失措的事还不曾发生过。
巴思到了。凯瑟琳兴高采烈,坐也坐不定;车到巴思美丽动人的郊区,以及后来马车穿过一条条通向旅馆的街道时,她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无处不吸引她的目光。她是来寻求快活的,而且她一到这里便已经感到快活了。
没多一会儿,他们便在普尔特尼大街舒适的住所落了脚。
写到这里,把艾伦太太作一番描述,对读者是有些用处的,因为读者有了对她的了解之后,也许就能对她以后的一举一动作出判断,知道她用什么样的方式老是为本书的痛苦基调推波助澜,了解她将来可能会怎样落井下石——不管是由于她的轻率,她的粗俗,还是由于她的嫉妒——不管是由于她截了凯瑟琳的信件,损害了她的名誉,还是将她拒之于门外,逼得可怜的凯瑟琳落到在小说最后一卷出现的悲惨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