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仓攒吏
“一送小郎箱子边,箱子底下两吊钱……”
四月辛酉,当朱瞻壑从大理往陇川去的路上,众人行到一处路旁便听到了歌唱声。
“停车!”
朱瞻壑的声音从车厢内响起,负责护送他的十余名西厂力士当即勒马,马车也随之停下。
朱瞻壑走下了马车,站在道路旁边,道路修建在山腰,山腰上下是宛若台阶的梯田。
梯田里,一些民族正在水田里一边劳作,一边歌唱。
朱瞻壑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切,梯田之中的那些人看到他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笑着唱得越来越大声了。
虽然听不懂意思,但瞧着他们开心的模样,朱瞻壑自己也笑脸挂到了脸上。
站在路边看了半个时辰,朱瞻壑这才乘坐马车离去。
马车里,朱瞻壑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在信纸上,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民生的事情。
朱瞻壑一路走来,看到的基本都是各民族安居乐业的场景,少数也能碰到吏员不负责不认真的场景,但对于百姓们来说,只要不折腾他们,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将车窗打开,窗外是延绵的大山,山道也十分崎岖,宛若巨蛇绞杀猎物般,环绕大山而上。
这样的地势和路况,想要修建铁路无疑是难如登天。
朱瞻壑仔细看了,如果沿着河谷修建铁路也可以,但起码得建造七八丈乃至十几丈的高桥才行。
那样高度的高桥别说如今,便是未来二三十年都不一定能建造出来。
更别提还是批量建造,而非单独建造了。
“这西南铁路,是注定修建不起来了。”
叹了一口气,朱瞻壑也拿起信纸将其吹干,将其放入了马车上的一个小匣子内。
里面装着许多信纸,朱瞻壑是打算抵达陇川后再派遣人送往京城,不然几日一份信的频繁送往,未免有些浪费人力物力。
马车渐渐前行,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修建在官道左右的村寨,大部分都是以少民为主。
这点,朱瞻壑也仔细询问过。
云南并没有那么多的河谷地,而且部分河谷气候闷热,不如山林来的凉爽。
故此在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后,一些少民就会被安置到道路两旁修建村寨,在当地开辟梯田。
在朱瞻壑看来,这样的日子很苦,但在得以解放的那些少民看来,现在的日子比较曾经,那简直就是天堂。
许多孩童站在路旁看着朱瞻壑他们的马车与马匹,眼神投来羡慕。
虽然年纪只有五六岁,但他们已经能分清商队和旅人的区别。
商队的马车通常是敞篷的,马车上拉拽着许许多多物资,而旅人的马车就好似小屋子,可以供人休息。
朱瞻壑他们向前前进,期间也看到了一队来此贸易的商贾。
他们带来了盐、酱油、醋、布匹等物资,而他们购买的东西则是一捆捆的甘蔗。
这些甘蔗会被他们拉拽前往县城榨糖,而这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经济作物。
滇农榨糖得益于江淮的大力推广,他们在坡地种植甘蔗,稍微平整的土地种植水稻。
一年下来,粮食够吃,还能贩卖甘蔗来赚钱购买物资的银钱。
继续赶路,大约过了两日,朱瞻壑他们在永昌府休息三日后,总算翻越横断山脉,进入了气候闷热的陇川之地。
朱瞻壑并不习惯这边的热带气候,只觉得好似把他泡在了水里一般。
翻越山脉后,他们所见的便是宽阔的河谷。
远处虽然还能眺望看到高山,但地势总算是平整了一些。
平整的道路上有桑树、水稻,甘蔗,也有土豆、红薯、玉米和各类蔬菜。
与中原不同,这里地广人稀,根本没有人会弄篱笆来圈着自己的田地,似乎这里不存在小偷一样。